
溝通,從發問開始
溝通,要從懂得「提問」開始。
「好的提問」不但能加深關係、提高營收,還能讓客戶衷心擁戴、員工自動自發、主管放心交辦。在企業中,提問更可能影響到公司的決策方向,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公司的同仁問出好問題呢,在這之前,公司也必須有一個「好好問問題的環境」。
身為一個 ISO系統的輔導顧問,常常會有人問起我的工作內容,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會直覺地認為顧問的工作是「教導」給予答案,但事實上,顧問大部分的工作是在「提問」,提問的比重甚至佔據工作中的60%~80%。顧問停留在一個企業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在短時間之內要了解企業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問,不僅可以讓顧問迅速的了解企業狀況,也是要讓企業的同仁開始思考,並從思考得到屬於自己企業的解答。
提問,不止是顧問的工作,也是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對話當中,不管是在學業上、工作上、學習上,基於好奇心的驅動,不斷的透過提問獲得我們需要的資訊。
提問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也可以是一種技藝,我們都知道提問的重要性,但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調查中,孩童的問句,在對談中有70%到80%的比例,但是到了成人之後卻只有15%至25%,這也代表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問的問題越來越少了,而提問在企業中的比率更是少得可憐,甚至可能不到對話中的10%。
發問,從塑造氛圍開始
如何打造企業「好好問問題的環境」呢,以下3招基礎心法分享給各位:
1.相互尊重:沒有笨問題,只有問問題
每個人一定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自己鼓起勇氣提出自己的疑問,回應者對疑問輕描淡寫,似乎在說怎麼會有人有這種問題,雖然已經被回應了,心裡也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問了一個笨問題,所以之後想要的問題提到嘴邊時,又吞回肚裡,只是因為覺得心裡的疑問似乎不是太重要,就放棄了。
企業有責任傳達一個訊息:每個人的問題都很重要,你的疑問可能就是關鍵。
而回應者也應該建立起健康的心態,尊重每個人疑問,因為回應者之後也是提問者,互相尊重是一個組織應有的態度。
2.鼓勵提問:利用時機,扣下發問板機
大多數的人不習慣在大庭廣眾下提出自己的問題,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提問的架構,因此,會議是一個非常好練習提問的場所。在一般組織中的會議中多數人,都是沈默的,但沈默不代表沒有疑問,如果發言者只是在發表結束後,隨意問一句:請問各位有什麼疑問。如果沒有人有疑問,不代表沒有疑問,而是沒人敢發言,這時候發言者或主持人應該強力要求大家提問,甚至可以在會前就提醒同仁結束後必須提問,而提問的內容不是重點,而是由此建立大家對任何議題能有自己的見解。
3.不批判:沉默並非是金
批判是沈默的開始,也是扼殺可能性的元兇。
提問需要一定程度展現提問人的脆弱,因此企業文化必須包容與促進這樣的行為,組織也有責任讓每個提問者有足夠的安全感,對所有提問者的疑問,應保持正面的態度,而非嘲笑與輕視。
上述提供三個方法建立一個『好好問問題的環境』,現在大家都勇於提出問題了,但下一個問題是該如何問出一個好問題呢?在下篇會跟各位讀者分享『如何問出好問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