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分享完有關公司草創初期,應該要審視、確認的相關事項後,從這篇文章開始,將會把公司組織於管理系統運作時,有關組織背景、利害關係人需求期望的理解等重要事項,提供給各位參與組織營運決策的讀者們,一些建議與參考。
在執行管理系統輔導的過程中,我們常會提醒參與課程的各團隊領導者們,應該要確實瞭解公司的組織現況和背景沿革,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對公司的認同感,因為唯有在清楚公司成立的背景、歷史沿革和組織發展現況下,領導者們才能更加明確瞭解,公司在市場上的定位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公司對於利害關係人之需求與期望的認知,也是管理系統在執行運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幫助組織切合市場需求的核心焦點。
內部的利害關係人,如:員工、幹部、總經理、董事長、股東,各有關注的議題,像是公司未來是否具發展性、薪資福利好不好、工作環境是否安全無虞、職能培訓是否完善、是否有定期股利分紅公司、是否在營收及獲利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等,唯有組織運作時能夠掌握到這些利害關係人在意的點,才能依照這些利害關係的需求調整營運方針,朝著互利共享的目標邁進。
而將眼界放寬,看到組織外部,要能夠洞悉市場上的趨勢,掌握契機;則是要透過了解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心之所嚮,如:消費者、供應商及協力廠商、政府機關單位,甚至是競爭對手;進行產品服務品質、交期、服務便利性、滿意度、技術支援、法規符合性、產品服務多元性及競爭性等關注議題,執行相關調查分析,才能做到所謂的知己解彼,洞燭先機。
下圖是以D-Link 友訊科技2015年發行之CSR Report為例,透過定期瞭解與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議題,打下永續經營的基礎。
唯有充分了解組織現況和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望,後續在進行公司服務、產品範圍的擬定,及針對後續所延伸出來的生產作業及服務提供流程的規劃,才能夠更加明確精準。
這也是為什麼品質管理系統中的第一個主章節-第四章,希望公司能夠做到組織背景分析和理解利害關係人的要求,其實就是在強調面面俱到的經營概念和原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