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 45001 將取代 OHSAS 18001 :2007,其中第四章組織背景與 ISO 14001 :2015 第四章架構上相似, ISO 45001 關注的議題為「職業安全與衛生」。
ISO 45001 :利害關係人
對於預計轉換版本或正規畫導入 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企業,對「利害關係人」的概念會較為陌生,簡單的說:與職業安全管理系統相關的人、團體、機構等皆屬之,且包含公司內部相關與公司外部相關,例如在某企業上班且加入公司工會的員工,員工(內部)與工會(外部)皆屬利害關係人,其中關注職業安全的議題也可能相似;職業安全衛生關注的議題如:A.工作權 B.薪資待遇 C.職場工作環境 D.職場健康促進等。
每個利害關係人有著不同的期許,對於這些期許,ISO 45001 於條文中會以需求與期望去呈現,同時也有對應的風險與機會;針對其風險,企業可以提出預防措施或管理之相對應之作為,在利害關係人中以公司員工為例,在前段時間,某工會因不服勞動條件與薪資結構而提出相關訴求,在工會持續提出訴求並溝通未果,勞資雙方未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罷工而造成企業經營損失,這樣類型的風險,企業必須關注且於適合的時段進行控管,往好處想,風險的另一面就是機會,機會對於公司成長與獲利也息息相關,其中也包含企業形象之建立。
ISO 45001 :領導統御
而在 ISO 45001 的第五章節「領導統御」,關注領導階層能否瞭解作業現場是否有著不安全環境?企業內是否有著不安全的文化?組織中又該如何建立一個優質的職業安全與衛生文化?
例如領導階層透過指派人員進行法令法規的鑑別,確認現場的規模、設備及人員等是否符合法令法規的規範,如機械設備中夾捲的危害、高處作業可能墜落的防護等等職業安全與衛生風險,都是必須鑑別與控制的。
在可能發生傷亡的工作環境如何透過設備的本質安全、防呆裝置及防護裝置等能有效的管理控制,「人」是關鍵因素,現場的安全衛生管理文化,除了基層員工平時要落實自主檢查、確實配戴個人防護具,管理者如何監督其落實程度,如何要求如何獎勵都是必須要考量的;倘若沒有持續要求,過了一個月也許還會落實,若過了半年後某一次沒落實也不會如何,所以有時候一忙,沒落實也不會有任何人責怪或發生意外的時候,那我們思考一下,這件事以後勞工也會遵守嗎?
給予適當的管理讓每個階層彼此知道需要努力的方向,適當的溝通,讓職業安全衛生的工作落實,最高管理階層給予必要資源及協助,管理單位落實溝通並適當要求基層人員,魔鬼藏在細節裡,基層遵守規定發現問題向上回報,人人都有工安意識,共同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的良好文化與環境就是共創組織願景的開始。
-----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