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阿拉比卡咖啡豆是否為真?近期知名國內咖啡廠商涉入食品詐欺疑雲、此議題已經延燒一個月,雖然目前真相仍未得知,但國內許多食品製造廠都積極投入資源防範食品詐欺事件影響自己的品牌,今天就讓 ISO顧問職人帶領大家了解食品製造廠如何防範食品詐欺。
食品詐欺的種類
在食品產業供應鏈中,常見的食品詐欺類型有下列項目:
- 稀釋:加入其餘成份,降低關鍵成分的佔比
- 替換/攙偽:以較便宜的原料替換高價成份
- 隱瞞:隱瞞產品的瑕疵或危害
- 標示不實:產品標示與實際成份或標示不相符
- 來路不明:使用之原料不符合法規之要求
- 禁用成份:添加未被法規許可的成分以達到特殊需求
- 仿冒:未經授權複製市面上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以這次的咖啡事件來說,在食品詐欺的範疇內涵蓋:稀釋、替換、標示不實,這幾個議題也是在食品詐欺事件最常見的,通常也是在考量食品詐欺預防的首要項目。
食品製造業者是如何防範食品詐欺
食品製造業者在控管食品詐欺的風險時,會以供應鏈的生命週期為出發點,評估製造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食品詐欺的模式或威脅(又稱脆弱性評估)來分析以及確認潛在的詐欺威脅,以下為執行脆弱性評估時可考量的項目:
- 經濟脆弱性(欺詐行為的經濟誘因)
- 歷史數據(過去是否曾經發生,或類似的案件)
- 可檢測性(如何依據產品或是流程特性進行檢測及確認)
- 產品接觸供應鏈中的原料、包裝材料和成品的程度(產品在生命週期中可能發生詐欺的情況或模式)
- 與供應商的關聯(如合作模式、採購方式)
- 通過第三方行業針對欺詐和真僞的特定控制系統進行認證(是否可以委由第三方進行檢測或是提供認證)
- 供應鏈的複雜性(如原物料及產品生命週期的長度、源頭和産品加工/生産的産地或流程)
甫於2019年5月由 GFSI組織新發佈的 FSSC 22000,在食品詐欺技術指引也對食品廠應對食品詐欺作出了以下的解說:
- 公司內部負責食品詐欺的人員(如食安小組),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
- 脆弱性評估是否已經完成建置
- 脆弱性評估是否可以涵蓋食品詐欺議題的所有可能類型
- 脆弱性評估的內容(原料或產品特性、歷史數據、經濟動機、供應商的掌控、可檢出性…等等)
- 脆弱性評估是否包含所有的流程及原物料
- 脆弱性評估是否基於風險的原則進行分析
- 是否針對分析結果建置管控措施、矯正流程、緊急應變流程…等
- 針對食品詐欺可能的議題進行知識更新
- 是否定期評估食品詐欺流程的有效性
- 是否定期稽核食品詐欺流程的合適性
食品詐欺的延伸思考
在完整的食品詐欺及預防的過程中,食品製造業者需要從食品詐欺思考可能造成的食安危機。這讓顧問達人回想起令人難過的毒牛奶事件,黑心業者為了利益考量,稀釋了牛奶添加了三聚氰胺,以確保在後續檢驗中不會被下游廠商發現。食品詐欺的預防除了食品詐欺外,更要考量詐欺所引發的食品安全危害及控管的執行,才算是完整的食品詐欺預防。
-
食品安全管理刻不容緩,建立合適管理制度並同時提升客戶信心,請立即行動 !
FSSC 22000新版認證/ ISO 22000新版認證,就放心交給 領導力企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