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5分鐘輕鬆搞懂 SASB」讓大家對於 SASB 準則有個基礎的概念後,這一篇我們將透過 SASB 準則與 GRI 準則的比較,讓您更能掌握其中差異,並延伸了解 SASB 制定各業別專屬重大主題與其揭露指標的原則與標準,將有助組織未來應用 SASB 準則進行 ESG 資訊揭露之參考。
看到這裡不免疑惑,究竟 SASB 是遵循哪些原則、標準來判定各業別之重大主題,又如何能肯定所設定的揭露指標足以反映企業 ESG 績效全貌並讓投資人做出適當決策的呢?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SASB 是如何判定各行業別應揭露的重大主題呢?
SASB 透過該永續議題是否對該業別具備以下5項原則,而判定是否成為特定業別之重大主題。
- 影響企業價值的潛在可能(Potential to affect corporate value)
- 投資人的關注程度(Of interest to investors)
- 與產業的相關性(Relevant across an industry)
- 企業可控度(Actionable by companies)
- 足以反映利害關係人(投資人與企業)雙方共識(Reflective of stakeholder consensus)
SASB的重大主題所對應指標有哪些特性呢?
由於 SASB 準則的揭露資訊相對精簡(相較 GRI 準則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精簡),因此,要在如此扼要的資訊當中同時展現企業永續績效及對其財務的影響,指標的篩選標準就是非常關鍵的一環,SASB 特以下列標準進行篩選。
- 公平代表性(Fair Representation):指標能夠充分且準確地展現該項永續議題的績效
- 可用性(Useful):對於企業營運績效的評估或投資人的財務分析而言,該指標能夠作為有用的、有意義的決策資訊
- 合適性(Applicable):產業中的多數企業都應當有能力、能夠適當地揭露該項資訊
- 可比性(Comparable):不論是量化指標或質化指標,都應能進行產業間或各年度間的相互比較
- 完整性(Complete):指標必須能夠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充分反映出企業在該永續議題上的綜觀性績效
- 可驗證性(Verifiable):指標內容必要能夠被驗證與保證的
- 一致性(Aligned):指標所要求揭露的資訊多數是企業、政府或相關組織已經採行的各種準則、定義或概念
- 中立性(Neutral):指標內容必須是中立不帶偏見,並能產出客觀績效資訊,不因投資人的觀點不同而有理解上的差異
- 廣用性(Distributive):指標所揭露的系列資訊應能使預期使用者區別其係屬於該產業或為跨產業之永續議題之績效
以上,就是 SASB 準則的基礎介紹,聰明的您或許已經發現,按照上述這些原則標準,企業如果想要遵循 SASB 準則揭露 ESG 資訊,其實不會太困難,特別是已經按照 GRI 準則定期發行 ESG 報告書的公司來說更是如此。
後續顧問職人將透過實際範例持續帶您了解更多實務應用細節;想要了解更多有關 ESG 報告書的資訊及服務 請點此,歡迎您直接留言提問或撥打專線與我們聯繫:0800-222-00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