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行於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又稱締約國會議或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期間公布的 CCPI 已於 2021/11月公布了2022年的 CCPI 指標排名結果,台灣排名依舊維持倒數,為此政府也積極澄清落後原因。究竟什麼是 CCPI 指標呢?顧問職人不囉嗦,馬上帶您快速了解。
何謂 CCPI?
CCPI「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為「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所主導發布的獨立監測和交流工具。
旨在提高國際氣候政策的透明度與執行績效,識別氣候保護的領先者與落後者,並對未能對氣候保護採取積極行動的國家施加政治及社會壓力,期待成為低碳轉型的驅動力。
CCPI 發布時機與頻率?
自2005年起,CCPI 每年會於聯合國舉行 COP 時公布;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因此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延至 2021年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CCPI 則配合於11月9日發布今年的「CCPI 2022結果報告」。
CCPI 結果報告的主要內容?
「CCPI 2022結果報告」除有各國氣候績效排名與指標分數的報導外,另有全球氣候行動趨勢說明、關鍵國家成果解析,以及新興議題調查分析(去年度為疫後低碳復甦,今年度為淨零目標的支持度);在績效排名的部分,今年共計列入 60個國家以及歐盟,其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總和約占全球 92%。
- 全球氣候行動趨勢說明 -「Hope for Change」
CCPI除簡述各國對於「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的強化態度,並針對金融市場、社會大眾、訴訟案件以及新商業模式如何加速轉型進行說明。 - 金融:《巴黎協定》和1.5℃已成為投資的關鍵標準之一。
- 訴訟:透過新興的氣候訴訟手段,亦為國家或企業組織的低碳轉型注入一股最強而有力的動能。
- 社會倡議:氣候大罷課/未來星期五、前線社區和原住民等的呼聲漸漲,顯示民間相關倡議的力道增大。
- 創新商業模式:以淨零為目標的創新商業模式,可能創造出更多經濟價值並降低成本、風險
- 各國氣候績效排名與指標評分 -「Overall Results CCPI 2022」
針對各國的氣候保護行動,CCPI以4個面向進行評估,分別為: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發展、能源使用情形與氣候政策等;前3項評比資料來自2019年的統計數據,以及可取得的最新資訊,最後一項則是根據各國智庫和專家的主觀認定進行評分。 - 關鍵國家成果解析 -「Key Country Results」
此部分簡介了19個國家和歐盟的重要表現:丹麥在今年的CCPI指標中排名第4,整體表現優良,成為眾國之首;瑞典雖然整體仍維持高表現,但卻是近5年來首次不再是CCPI排名中表現最好的國家。 - 新興議題調查分析 -「Net zero targets gain substantial global support」
今年度調查的主題為「淨零目標」的全球態勢與正反論點;目前全球已有59個國家對淨零目標做出承諾,但有近半的國家(約47%)反對淨零排放。
這些精心設計和具有野心的淨零排放目標,若包含短期的目標和透明的衡量標準,它確實是個可以讓全球升溫控制在1.5℃之內的強大機制,但如果無實際的實施策略,就要注意避免讓這些「淨零目標」的承諾淪為名不符實的「漂綠」行為。
CCPI 包含哪些評估項目?
CCPI 的評分內容可分為 (1).溫室氣體排放、(2).再生能源發展、(3).能源使用情形及 (4).氣候政策,4大面向,共計14項指標。
依據排名前中後可概分為5類,包括:非常高、高、中等、低、非常低;前3名屬於非常高(Very High)的等級,但歷年來始終從缺;其後4個分類則等比均分(近年約維持每個等級15個名額左右,依參與國家總數而定)。
▼ CCPI 指標內容與占比
面向 |
指標內容 |
占比 |
溫室氣體排放 (40%) |
1. 目前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 |
10% |
2. 過去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情形 |
10% | |
3. 目前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10% | |
4. 2030年的減排目標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10% | |
再生能源發展 (20%) |
1. 再生能源占總能源供應的比例 |
5% |
2. 再生能源發展情形 |
5% | |
3. 再生能源占比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5% | |
4. 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5% | |
能源使用情形 (20%) |
1. 目前人均能源使用量 |
5% |
2. 過去人均能源使用情形 |
5% | |
3. 目前人均能源使用量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5% | |
4. 2030年人均能源使用目標與增溫幅度遠低於2℃的路徑比較情形 |
5% | |
氣候政策 (20%) |
1. 國家氣候政策 |
10% |
2. 國際氣候政策 |
10% |
我國的排名?
台灣今年的名次為第60名,較去年倒退3名,總排名跟去年一樣倒數第5(今年新增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等3個國家,其名次均在我國之前所致)。
今年排名落後的主因為該協會引用錯誤數據所致,包括碳排量的推估、總人口數等,都有相當程度的誤差,包括 2019年碳排量其實是下降 3.4%,卻被錯估為成長 0.7%;此外人口亦被漏計 300萬人,導致人均相關數據偏高,協會也對此承認疏失。
然而,台灣自 2009年參與至今,排名始終倒數,過去環保署也曾多次回應,由於我國不是聯合國成員,CCPI無法從國際公約或聯合國資料庫取得我國相關資訊,經常發生引用數據錯誤或未能蒐集到最新數據的情形,導致我們的評分始終落於人後,儘管各項指標對於全球是否能順利控制升溫幅度在 1.5℃以下具有相當的實質意義,但就台灣本身的評分與排名來說,參考價值並不高;因此,環保署也表示將慎重評估未來是否持續參與該評比。
▼ 台灣近3年 CCPI評分與排名
綜合排名 | 2020 | 2021 | 2022 |
名次 | 59(非常低) | 57(非常低) | 60(非常低) |
總分 | 23.33 | 27.11 | 27.11 |
4大面向評鑑排名 | |||
溫室氣體排放 | 60(非常低) | 59(非常低) | 62(非常低) |
再生能源發展 | 58(非常低) | 59(非常低) | 58(非常低) |
能源使用 | 54(非常低) | 55(非常低) | 57(非常低) |
氣候政策 | 40(低) | 27(中等) | 42(低) |
註:參與國家總數:2020、2021年共58個國家;2022年新增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共計61國。
初步理解 CCPI指標與台灣近年的排名情形後,下一篇我們將擷取「CCPI 2022結果報告」的精華要點,讓各位了解目前世界各國的氣候目標設定情形,與國際間對於設定淨零目標所抱持的態度,進而說明企業未來應如何提高組織韌性來因應這波氣候浪潮,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想要了解更多或有任何疑問,都歡迎您 直接下方處留言 或 撥打免費專線:0800-222-007 與我們聯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