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簡稱 RBA),前身為電子行業公民聯盟(Electronic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簡稱 EICC),針對「電子產業供應鏈」確立了一套規範準則包含 合法工作條件及安全工作場所、工人得到尊重並富有尊嚴,營運符合環保永續、且合乎道德操守..等要求,其供應鏈中設計、銷售、製造,或為生產電子產品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機構如仲介、保全甚至設備提供商 ,都被本準則視之為電子產業供應鏈的一部份,幾乎所有產品都跟電子業脫離不了關係,這些也都是 RBA 準則規範、推廣的目標對象。
現行其實各種行業、各種規模都可以自願採用 RBA 準則,接受稽核,並應用到其供應鏈和外包商中,包括提供委外加工的供應商,以展現其 ESG、企業社會責任績效。
有害物質的管控也是企業永續目標
廣義的社會責任其中就包含 環保永續、員工健康安全 的議題,其中針對產品成品中物質含量的限制例如,鉛、汞、鎳、塑膠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等,蟬聯消費性商品違規排行榜前幾名,這些物質可能對人體或環境造成傷害、環境平衡,在現有國際認證裡面如 IECQ QC08000 就是專門管理「禁限用物質之管理系統」,像是在一些指標品牌 Apple、Sony 或 DELL 等大廠的 RBA 準則中其實也早已將其納入規定,並準確執行有害物質的監控。
於 2022 年 7 月,發行最新版本 RBA 7.1 版 VAP 手冊,其內容章節 E2材料限制(原 RBA VAP C6 材料限制)針對使用的材料有所要求,在 RBA 前身 EICC 時代就早已列為電子行業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電子行業對於材料規範至少必須符合 RoHS & REACH 之基本要求,禁用或限用 SVHC 清單上所列之危害物質,此外就依照各出口國家要求或各企業客戶特殊要求而定(如美國加州第 65 號法案 California Proposition 65)。
關於有害物質的企業常見 FAQ
Q1:有害物質之要求,從哪取得?
一般來自客戶或法令法規要求:
- 法規要求:一般為 RoHS、REACH、無鹵規範
衝突礦石等。 - 客戶要求:客戶 Green Product Checklist。
Q2:如何因應有害物質要求?
- 導入 QC 080000 有害物質管理系統,管控產品與製程之有害物質。
- 符合客戶有害物質要求,如符合客戶 Green Product Check List 之要求。
Q3:如何有效管制有害物質?
- 依照客戶要求與法規要求,制定公司內部有害物質標準。
- 要求供應商,符合公司之有害物質標準。(如回簽自我聲明書、綠色要求..等)
- 針對每項原物料,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測試報告或不定期自行檢驗或委外抽測,以確保符合第一項要求。
- 針對輔助材料、治工具、非 BOM 材料,進行風險分析,依風險程度,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證明以確保無有害物質之風險。
- 針對生產線進行人機料法環之管制,確保沒有混料之風險。
Q4:QC 080000 與 Green Product Check List 之差異?
符合 QC 080000 管理系統要求,並不是只有提供符合第三方的檢測報告,而是從材料選擇、供應商選擇、進料檢驗、製程管控至出貨管控確保其整個過程沒有混料及誤用之風險;而符合 Green Product Check List 一般大部分著重於材料面為主,系統面著墨較少。
舉例一:
產品出貨之包裝,如果客戶沒特別要求,可使用公司內部的包裝,或回收之包裝材料,如果導入 QC 080000 管理系統後,所有使用之材料包含主材料、輔助材料、包材、回收材料等,都必須符合有害物質法規之要求,並且要提出佐證,自主管理,同時需設定有害物質減免之政策與目標,如果未導入 QC 080000 之要求,僅符合客戶 Green Product Check List,其管控範疇並不相同。
Q5:如何因應 RBA 材料限制之要求?(VAP 手冊 7.1 E2 節錄如下)
要求分為兩部分:
- 公司層面:公司層面需定義負責人員與其權責,同時制定相關政策與流程。
- 工廠層面:從材料、半成品、成品與包材進行管制,確保符合客戶和法律要求,同時必須有文件化的資訊證明材了符合要求,而且必須定期監控。
▼ RBA VAP 7.1 E2 章節要求:採購
顧問小建議:
從供應商的角度,無論是否導入 IECQ QC 08000 管理系統,都建議可先行了解 IECQ QC 080000 有害物質管理系統的要求,至少應對客戶稽核與客戶要求都能夠初步的應對,也可對於後續評估 QC 080000 管理系統有初步的概念。
-----
延伸介紹兩大管理系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