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製造業中,原物料解凍是製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解凍過程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食品的品質下降、衛生問題甚至食品安全風險。因此,食品製造商在進行原物料解凍時,應該謹慎考慮一系列項目和注意事項,以確保產品的安全與品質。今天就讓 ISO 顧問職人快速帶大家探討在原物料解凍過程中,食品製造商應該考量的重要項目吧!
關於原物料解凍須考量6大重點項目
1. 解凍方法的選擇
食品製造商應該根據不同的食品類型和性質選擇適當的解凍方法。最常見的解凍方法包含以下兩種:
- 冷藏解凍:將冷凍食材放入冷藏庫(0~7˚C)中進行解凍。
- 流水解凍:使用 21˚ C以下,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流水解凍。
2. 衛生安全注意事項
解凍過程容易造成食品表面的細菌繁殖,因此在解凍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衛生措施,避免交叉污染。食品製造商應確保解凍區域的清潔與消毒,並使用專用工具和器皿進行解凍操作,避免與其他食品接觸,以下為冷藏及流水解凍可評估的項目:
- 冷藏解凍:
- 食材包裝必須完整,以免受到污染。
- 應規劃適當的區域進行食材解凍。
- 解凍後食材應盡量於兩天內完成烹調。
- 流水解凍:
- 食材包裝必須完整,避免水或異物混入造成污染。
- 如使用塑膠袋,需將袋內空氣排除後紮緊袋口,避免水或異物混入造成污染
- 流水解凍時間應在 2 小時內完成。
- 解凍後食材應盡量於當天完成烹調。
3. 解凍時間的控制
過長的解凍時間會使原物料在較高溫度下停留過久,容易造成細菌繁殖,影響食品的品質和安全。食品製造商應該根據食品的大小和厚度,合理安排解凍時間,避免長時間暴露在較高溫度環境中。
4. 解凍溫度的監控
解凍過程中食品的溫度變化要受到監控,確保食品在整個解凍過程中不超過安全溫度範圍。食品製造商可以使用溫度計或其他適當的測量工具監測食品的溫度,及時調整解凍條件。
5. 解凍後的處理
解凍後的食品應儘快進行加工或烹調,若解凍食材不能馬上處理已,應完整包覆食材避免遭受汙染(如:保鮮膜),再放進冷藏庫保存,確保食品的品質和安全。
6. 記錄與追溯
食品製造商應該對原物料的解凍過程進行記錄,包括解凍時間、溫度監控等信息。這些記錄對於食品安全檢查和品質控制都非常重要,並且能夠提供必要的追溯依據。
原物料解凍是食品製造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食品製造商在進行解凍時應該仔細考量解凍方法、衛生措施、解凍時間和溫度的控制,並在解凍後即時進行加工或烹調。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保持食品的品質和安全,還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透過科學合理的解凍方式,食品製造商能夠確保消費者享受到更加美味和安全的食品。
-
領導力企管 提供貴公司最即時、專業、多元且平易近人的客製化服務,讓系統管理執行不再流於形式、繁複無謂,讓企業體質藉由系統導入進而改變提升!
更多資訊請參考:
- ISO 22000:https://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ISO22000
- FSSC 22000:https://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FSSC22000
- HACPP:https://www.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HACCP
- SQF:https://www.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SQF9.0
- BRC:https://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BR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