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返工(Rework)、返修(Repair) 的真實區別!
在某次 ISO 9001 課程下課休息時,聽到幾位學員討論上課內容,主要為爭論返工跟返修差異,每個人說法都有些不同,那到底返工跟返修到底怎麼看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跟產品本身經採取措施後的情況有關。
返工:返工後,經採取措施後,使不合格品滿足產品允收/檢驗要求。
返修:返修後,經採取措施後,不合格品無法滿足產品允收/檢驗要求。但產品可以滿足預期使用要求。
返工、返修,傻傻分不清楚。
返工後為合格產品,案例分享:
某機械加工產品在螺絲加工中對「螺牙」部位的加工結果尺寸偏大超差,對手件之螺帽配不進去,則該「螺牙」部位屬不合格產品。針對這樣不合格品,可採取重新加工,使「螺牙」部位滿足公差要求。此措施屬於返工。
依據 ISO 9001:2015品質管理系統 - 基礎知識和詞彙
3.12.8 返工
對不合格產品或服務採取的行動,使其符合要求
【註 1】返工可能會影響或改變不合格產品或服務的部分內容。
返修後,產品能用但未符合允收標準,案例分享:
某機械加工產品在螺絲加工中對「螺牙」部位的加工結果尺寸『小於』公差規範,此問題可能導致鎖附時造成滑牙無法滿足組裝要求。為使該「螺牙」部位不報廢,與客戶協商後,將螺絲進行維修並將「螺牙」部位纏上螺絲防鬆脫膠帶至符合公差範圍要求。實際上此螺絲之「螺牙」仍屬不合格品,即使纏上防鬆脫之特定膠帶,但螺牙直徑仍未改變。。
依據 ISO 9001:2015品質管理系統 - 基礎知識和詞彙
3.12.9 修復
對不合格產品或服務採取的行動,使其可用於預期用途
【註 1】成功修復不合格產品或服務不一定會使產品或服務符合要求。 可能需要在維修的同時做出讓步。
【註 2】維修包括對先前符合要求的產品或服務採取補救措施以恢復其使用,例如作為維護的一部分。
【註 3】維修可能會影響或更改不合格產品或服務的部分內容。
顧問總結:
返工及返修皆為產生不合格品時所採取的行動,當然這些做法都是業界常見的改善行動,但建議還是要從產品生產前就要針對品質做規劃,畢竟在汽車業界就有相關的核心工具用來規劃及管控,只要內部流程規劃完整及落實執行品質管控之相關要求避免產出不合格品就可以無需煩惱返工及返修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