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的推動,節能已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策略之一。臺灣政府將節能減碳納入國家發展策略,制定多項政策與目標。積極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包括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減少燃煤發電比例。目前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已成為臺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核心;支持企業導入高效節能設備,例如變頻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透過補助與獎勵計畫,推動工廠進行能源審核;將工業節能標準化,針對高耗能產業(如石化、鋼鐵、電子業),要求企業達到更高的能源管理標準,如取得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近年來節能政策的演進脈絡
2022 年:節能戰略目標的確立
我國於 2022 年公布《2050 淨零排放戰略計畫》中,明確將節能列為實現淨零的首要策略,以能源效率極大化為計劃目標,涵蓋工業、商業、住宅、運輸等部門,並整合新興節能科技應用。
核心內容包括:
- 工業節能:推行製程改善、產業節能輔導、設備效率接軌國際、企業節能目標倍增等相關措施。
- 商業節能:推動設備效率提升、場域節能輔導、強化能效管理機制、熱點分析及智慧化維運管理、推廣綠建築。
- 住宅節能:推動新建/既有建築能效提升、家電設備效率提升、社會宣導與溝通。
- 運具節能:進行擴大車輛能效管理範疇/深度、改變車隊駕駛行為、實施輪胎能效強制驗證等措施。
- 科技研發:研發創新製程開發、設備技術研發、能管系統整合等節能技術。
2024 年:二次能源轉型
2024 年,政府進一步宣布啟動二次能源轉型,將「深度節能」列為主要政策方向,推動多元綠能、先進儲能及智慧化能源管理技術。此計畫明確提出針對不同用戶類型的具體策略,從大用戶到中小型企業,甚至涵蓋家庭用戶,形成全方位的節能方案。
- 大型用戶
透過法規要求,使超過 1 萬瓩的大用戶將節電目標從 1% 提高到 1.5% ;推動以大帶小機制,協力供應商參與節能改善;另提供節能投資抵減誘因,鼓勵落實節能。 - 中小型用戶
協助導入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
- 先由經濟部組成跨單位的節能服務團,透過專家協助中小用戶節能診斷,並引人數位化、低碳化等雙軸轉型技術,找出可改善部分。
- 媒合 ESCO 進場,讓企業以符合成本效益方式,達到省電、減碳的雙重效果。
- 藉由「節能服務業專案貸款」信保機制由金融機構挹注資金,擴大 ESCO 服務量能。
- 住宅用戶
推動家電汰舊換新補助,鼓勵民眾將老舊家電更新為能效一級產品,預計於 115 年完成 408 萬量老舊家電汰換。
自 2022 年提出《2050 淨零排放戰略計畫》以來,透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我國逐步完整國家總體節能推進框架。特別在今年開展之「二次能源轉型」中,節能不僅是降低能源消耗的手段,更被賦予提高能源自主性和產業競爭力的戰略意涵。
臺灣作為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的地區,節能不僅是實現淨零目標的重要策略,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與能源自主性的關鍵一環。在此背景下,企業應順應政策期許,透過積極、主動之節能改善作為,實現組織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為企業永續發展與競爭力提升奠定成功基礎。
然而現階段我們又該如何因應臺灣能源政策趨勢?制定企業有效之節能改善策略?
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將透過缺漏排查之實務建議,帶您找出組織內部待管理、掌握之節能機會點。
繼續閱讀:
【節能初探-2】節能迷思與必勝守則
【節能初探-3】缺漏排查機會點-漏損、假性需求
【節能初探-4】缺漏排查機會點-待機空轉、重工
【節能初探-5】缺漏排查機會點-最適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