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全球經濟環境中,企業和金融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責任挑戰。社會不平等、氣候變遷和經濟脆弱性日益成為企業營運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平等與社會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Inequality and Social-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 TISFD)應運而生,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行動框架。TISFD 主張企業有責任去辨識性別不平等、貧富差距、勞權不彰等社會議題帶來的風險,並做出因應,才能對投資人負責。試圖平衡目前市場關注主要聚焦於TCFD、TNFD等「環境(E)」議題,TISFD可以補足「社會(S)」議題對系統與組織的財務影響評估與管理政策,幫助企業組織均衡發展並管理ESG議題。
TISFD 的誕生
在當代全球經濟中,社會不平等正逐漸被視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系統性風險。TIFD(不平等相關財務揭露)聯盟近期的研究指出,社會不平等與自然災害、能源危機及戰爭等重大議題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它們都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深遠且難以預測的衝擊。不同於傳統投資風險,社會不平等的影響更為複雜且難以量化。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也難以完全迴避因社會不平等所可能帶來的潛在損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業社會責任(ESG)框架中,社會(Social)面向向來是最難評估和驗證的指標。
有鑑於此,TIFD(不平等相關財務揭露)與TSFD(社會相關財務揭露)於2023年4月13日做出重要決策,宣布將兩個組織整合成一個全球性的倡議框架。這個名為TISFD的新組織,其核心目標是協助企業組織更全面地報告和管理社會不平等所帶來的風險、機會、影響性和依賴性。
根據規劃,TISFD已在2024年9月23日正式宣布成立,並制定了具體的路線圖。他們計劃在2025年9月發布首個草案,預計於2026年正式啟動新的社會財務揭露機制。這意味著全球企業將面臨更嚴謹的社會責任評估標準,必須更主動且透明地應對社會不平等議題。這項倡議不僅是一個報告框架,更是全球企業界對社會公平和經濟永續性的重要承諾。透過系統性地追蹤和管理社會不平等風險,TISFD希望能推動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更加重視社會包容性和公平正義。
TISFD 的核心使命
TISFD組織的核心理念很簡單卻意義深遠:企業不應僅僅追求股東利益,更要對社會整體負起責任。透過系統性的建議和指導,TISFD 希望激勵企業採取更具包容性和永續性的商業實踐。以下來自TISFD官方文件的示意圖概括了TISFD倡議的關心的核心團體 - 社會群體(People)。本圖將社會群體分為四類:員工、價值鏈中的工作者、社區和顧客,並指出企業應該關注各類群體的需求和影響。
因為「企業」與「金融機構」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有可能對社會環境造成不平等及「相關社會衝擊」,而這些社會面的相關衝擊,TISFD能協助企業與金融評估這些衝擊對在「組織層面」與「系統層面」會對企業與金融評估組織本身的「依賴性」,以及相關「風險與機會」。TISFD的目標是協助企業報告和管理社會不平等所帶來的財務衝擊,同時在製造衝擊與識別風險與機會兩個層面進行識別並調適,以減緩企業與金融機構在經濟發展時造成的社會外部成本,在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間取得平衡。
![]() |
資料來源:TISFD官方文件 |
TISFD對產業的衝擊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脈絡下,國際市場正積極推動財務揭露標準的制定與推廣,藉由整合各項標準降低企業揭露選擇難度的同時,提升資本互動的透明度,並同步促進公平的經濟發展。可以預見的是,當TISFD公布相關的揭露準則框架時,全球各項產業將會收到影響,其中,領導力顧問整理了以下產業因獨特的營運模式和社會影響力,有可能造成與氣候、環境等同樣重大的系統性財務的擊。TISFD旨在幫助企業全面評估和管理這些社會影響,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產業類型 | 主要利害關係人 | 主要社會衝擊 |
勞動密集型產業 | 員工、價值鏈工作者 | 如紡織和電子製造業,面臨的工資分配不均等、勞動環境條件不佳等問題,跨國設立據點規避法規與強制勞動等問題,TISFD將會以企業跨國員工與價值鏈工作者為中心,評估組織外在商譽與社會系統有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 |
高度土地、海洋應用之產業 | 社區 | 如礦業和能源,包括自然資源的開採活動可能對當地社區的環境、社會和經濟造成影響,台灣設立太陽能板、風機設備等,同時會對自然環境生態與周邊社區環境造成衝擊。 |
金融投資產業 | 整體社會環境 | 金融商品和服務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而綠色投資,減低高碳排產業融資等環境面商業活動,若沒同時評估協助高碳排產業轉型,將會造成特定產業大量失業,造成社會系統性衝擊。公正轉型將成為金融投資產業在TISFD架構中重要的評估項目。 |
消費性電子與科技業 | 社區、顧客 | 消費性點字產品的產品安全性、品質,以及行銷策略對消費者與社會不平等現象造成的潛在影響。客戶的隱私保護未來也將受到持續關注。而科技產業進步可能加劇數位落差,並引發科技倫理等新的社會問題與衝擊,來自公部門的監管需求也可能成為企業社會層面衝擊的因素。 |
資料來源:本表格由領導力顧問整理
社會財務揭露的創新意義
傳統財務報告往往忽略了企業對社會的深層影響。TISFD 正嘗試填補這個重要的資訊缺口,協助組織全面評估其在社會層面的風險、依賴性和機遇。TISFD架構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負責任地營運,更可以為投資者、決策者和利害關係人提供更透明、更全面的組織績效圖像。它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企業成功的衡量標準,從純粹的財務指標,擴展到社會影響力的範疇。不平等現象:下圖TISFD以具洞見的視角剖析人權福祉議題,指標展示了不同群體之間在這些指標上的差距,企業應該積極管理這些不平等,並不以人權門檻作為最低標準,需依據組織能力提供優於人權標準的行動彌平與減緩經濟活動可能造成社會環境的不平等現象。TISFD最終的目標是試圖引導企業從單一的財務績效,轉向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和管理,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 |
資料來源:TISFD官方文件 |
全球在地化的實踐策略
TISFD 深知每個地區和文化的社會經濟脈絡都不盡相同。因此,其策略特別強調靈活性和本地化。透過區域性樞紐(Regional Hubs),組織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調整和應用建議框架。這種彈性方法確保了 TISFD 的建議既具有全球視野,又能貼近各地的實際需求。無論是在已開發國家或是新興市場,都能找到適合的實踐路徑。
未來展望與結語
隨著全球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要求的提高,TISFD 所代表的思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一個倡議組織,更是一個引領商業範式轉變的關鍵推動者。除了國際趨勢之外,我國113年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中,「推動永續發展」構面權重自28%調升為 35%,亦可以看到永續發展中的社會議題逐漸被重視。為了通過鼓勵更透明、更負責任的商業實踐,TISFD 正在為建構一個更公平、更具韌性的全球經濟生態系統鋪路。每一個加入的組織,都是這場深刻社會轉型的重要參與者。在 TISFD 上路之前,企業可以先從多元平等共榮(Diversity, Equity, Inclusive, DEI) 著手,以及依據人權評估調查進行事業體的社會風險盤點,建立價值鏈共同友善的工作環境與職場文化,使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與歸屬感增加。
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當代,TISFD 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和行動指南。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商業成功不僅來自於財務數字,更源於對社會的深刻理解和積極貢獻。對於任何關心社會進步、渴望成為positive change推動者的組織而言,TISFD 都是一個值得關注和參與的全球平台。最後,領導力顧問提供各位TCFD、TNFD與TISFD準則的比較與差異,期望大家未來皆能對各個環境/社會面的財務相關揭露有更深刻的認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