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製造業中,產品從原料採購到最終出貨的過程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質參雜的風險,進而導致違反歐盟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與限制法案(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或限制有害物質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2002/95/EC, RoHS)的規範。這不僅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還可能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及聲譽損害。本文將深入探討各個階段可能的風險來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後進行總結。
REACH 與 RoHS 的基本概念與要求
REACH 是歐盟針對化學品管理的規範,旨在確保化學品在整個供應鏈中的安全使用。其核心要求包括:
註冊(Registration):製造或進口 1 噸以上的化學品需向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註冊。
評估(Evaluation):對化學品的安全性進行科學評估。
授權(Authorization):限制高關注物質(SVHC)的使用。
限制(Restriction):禁止或限制某些有害化學品的使用。
RoHS 是針對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旨在限制特定有害物質的含量,包括:鉛(Pb)、汞(Hg)、鎘(Cd)、六價鉻(Cr6+)、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以及四種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BBP、DBP、DIBP)的限制。
從 REACH 與 RoHS 的基本概念與要求來看,我們進一步討論在企業中,普遍可能導致產品含有害物質的風險來源。

針對上述風險來源,作者分享相對的解決方案,提供讀者參考:
1. 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機制
供應商評估與選擇應建立嚴格的供應商納入標準,確保供應商具備 REACH 和 RoHS 合規能力。
要求供應商提供完整的材料安全數據表(MSDS)。
與供應商簽訂合規性保證協議,明確其對所供材料負責。
2. 加強製程控制與檢測
透過風險鑑別,針對製程中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參雜的關鍵點增加有害物質檢測,確保製程安全。
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避免因設備老化導致的污染。
引入標準化的檢測方法,例如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檢測設備(XRF)檢測重金屬含量。
3. 嚴格控制包裝材料與物流環節
對所有包裝材料進行有害物質檢測,確保符合 RoHS 要求。
優化倉儲環境,避免產品接觸到含有有害物質的環境。
針對常溫正常,高溫易釋出有害物或反應產生有害物之物品,管控其溫度介於適用範圍內。
4. 強化最終產品檢測
增加檢測頻率,定期對高風險產品,在產品出廠前進行多次有害物質檢測。
確保檢測設備與技術的更新,定期校準檢測設備,並採用最新的檢測技術以滿足市場要求。
5. 提高員工意識與能力
訂定培訓計劃,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 REACH 與 RoHS 的合規性培訓。
提高員工對有害物質風險的辨識能力。
建立合規公司有害物質管理文化,鼓勵員工主動發現並報告潛在風險。
結論
產品從原料採購到出貨的各個階段,均可能存在有害物質參雜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可能導致違反 REACH 或 RoHS 規範。為降低風險,企業需建立健全的供應鏈管理機制、加強製程與包裝控制、進行嚴格的產品檢測,並提升員工的合規意識,使企業不僅能確保產品符合有害物質管制要求,還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