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
政策是指一組針對特定永續問題的目標。顯示了公司減少影響、降低風險或提高績效的意圖。
評分標準:
- 包含目標的總體陳述和具體量化目標
- 明確定義公司治理的責任分配
- 期審視和更新政策
- 規定政策範圍(涵蓋那些業務單元和職能)
-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準則評分:
0 不足 | 25 部分 | 50 良好 | 75 高級 | 100 優秀 |
沒有正式的政策 | 定性目標或量化目標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不到67% | 定性目標或量化目標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67% | 定性目標和定量目標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67% 下列一項 1. 公司治理和責任分配 2. 審查制度 3. 具體範圍 | 定性目標和定量目標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67% 下列一項 1. 公司治理和責任分配 2. 審查制度 3. 具體範圍 |
【二】公開背書
公開背書是指公司對實現由公認第三方組織所定義目標和原則的公開目標或承諾
評分標準:
- 出具機構的網站上驗證
-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參考案例:
倡議 | 驗證 | 行業 | 環境 | 勞工與人權 | 商業道德 | 永續採購 |
聯合國全球契約 | 網址 | 跨行業 | 75 | 75 | 50 | 50 |
國際採礦和金屬理事會(ICMM) | 網址 | 採礦與金屬 | 100 | 100 | 75 | - |
責任關懷全球憲章(Responsible Care Global Charter) | 網址 | 化學 | 75 | 50 | - | - |
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 | 網址 | 金融 | 75 | - | - | 25 |
【三】措施指標
措施是公司為支持企業社會責任政策和承諾而採取的行動
評分標準:
- 匹配評估範圍(集體、實體或據點)
- 有文件佐證
-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參考案例(簡化評分模):
*所有關鍵社會責任議題必須至少對應1項措施
【四】認證指標
認證用於確認符合國際標準(例如,ISO14001),必須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出具
評分標準:
- 1. 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出具
- 2. 有效,含頒發日期和失效日期
- 3. 匹配評估範圍(集團、實體或據點)
- 4.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如獲得多個證書,會考慮最高評分並未其他證書加分,參考案例:
證書 | 驗證 | 環境 | 勞工與人權 | 商業道德 | 永續採購 |
ISO 14001 | 有效證書 | 100 | - | - | - |
ISO 45001 | 有效證書 | - | 50 | - | - |
森林管理委員會(FSC)產銷監管鏈認證 | 有效證書+連結 | - | 75 | - | 50 |
歐盟生態標籤 | 有效證書 | 50 | - | - | 25 |
【五】覆蓋範圍
覆蓋範圍是指措施和認證是在整個公司內部落時的情形。是一加倍係數。評分越高,措施和認證指標的得分越高
評分標準:
- 說明整個公司的措施實施等級和證書
- 報告期在近兩個日曆年內
- 呈交經過了認證審計或認證機構核實的數據
-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覆蓋範圍指標評分的計算中,使用下列參數:
- 措施的類型。不同的措施帶有不同的權重,取決於該措施,取得某個特定評分所要求的百分比可能不同。參照表中的案例
- 該措施覆蓋的員工數量
- 該措施覆蓋的營運廠所數量
再覆蓋範圍指標中取得的評分,用於衍生措施和認證兩項指標的評分:
25 覆蓋率低 | 50 中度覆蓋 | 75 覆蓋率高 | 100 覆蓋率極高 |
1-25%的場所具有ISO 14001認證 | 26-50%的場所具有ISO 14001認證 | 51-75%的場所具有ISO 14001認證 | 76-100%的場所具有ISO 14001認證 |
1-33%的場所具有特定環境標準認證(如 ISO 50001、ISO 22000、BRC) | 34-66%的場所具有特定環境標準認證(如 ISO 50001、ISO 22000、BRC) | 67-100%的場所具有特定環境標準認證(如 ISO 50001、ISO 22000、BRC) | 不適用 |
1-50%的員工已接受特定環境議題培訓 或者 1-33%的員工(如通過第三方驗證) | 51-100%工已接受特定環境議題培訓 或者 34-66%的員工(如通過第三方驗證) | 67-100%的員工已接受特定環境議題培訓,並且已經通過第三方驗證 | 不適用 |
【六】報告指標
報告基於衡量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實施情況的定量KPI
評分標準:
- 在年度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企業社會責任評估報告中項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
- 由認證審計師驗證
- 在過去兩個日歷年內出具
- 符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標準(如GRI或SASB)
- 涵蓋多個連續年分
- 包括報告單位(例如千瓦時或升)
- 解決行業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
參考資訊:
0 不足 | 25 部分 | 50 良好 | 75 高級 | 100 優秀 |
沒有績效反饋文件 報告超過兩個日歷年 |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不到67% | 報告涵蓋至少12個連續月份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67% 或者 至少50%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議題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一項 *符合績效反饋標準 *由外部審計師驗證 | 報告涵蓋至少12個連續月份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67% 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年度報告中進行報告 下列一項 *已進行重大性議題分析 *報告涵蓋3個連續年分(單一文件) 下列一項 *符合績效反饋標準 *由認證審計師驗證 | 報告涵蓋至少12個連續月份 涵蓋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超過85% 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年度報告中進行報告 下列所有 *已進行重大性議題分析 *報告涵蓋至少連續3個連續年分(單一文件) *符合績效反饋標準 *由認證審計師驗證 |
【七】360°觀察指標
360°觀察指標評分基於公開資訊收集的數據以能夠更廣泛的了解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管理
評分標準:
根據蒐集的數據進行評分,藉由AI及手動分析來自超過100,000個公開資訊審閱,在分析新聞報導時,考量以下資訊
- 事件性質:良好、惡性還是中性
- 負面事件的嚴重性:是否重複發生或是涉及多名員工
- 事件發生的時間
如 360° 觀察結果符合以下標準,則有資格在計分卡發布時獲得獎牌:
- 未發現存在嚴重負面影響的觀察結果
- 未發現在兩個或多個主題中存在重大負面影響的觀察結果
- 在所有主題中存在重大負面影響的觀察結果不超過5個
- 在所有主題中存在輕微負面影響的觀察結果不超過25個
- 存在輕微負面影響的5個觀察結果所涵蓋的主題不超過1個
參考案例(簡化評分模):
0 非常嚴重負面影響 | 25 重大負面影響 | 50 輕微負面影響 | 75 無新聞或影響為中性 | 100 正面影響 |
屢次發生重大污染案例並處巨額罰款 | 出現重大健康和安全違規行為,並處以罰款 | 因歧視案例被處以小額罰款 | 無 | 行業指數排名前五,表現外界認可* |
*至少需要有3個具有正面影響的新聞報導,才能獲得100評分
新聞對於子公司、母公司和姊妹公司的影響
與被評估公司和其子公司直接相關的新聞對評分和獎牌資格具有充分影響。關於姊妹公司和母公司的新聞僅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影響。取決於新聞的嚴重性、地理距離以及業務活動的相似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