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問將透過這篇文章,說明 CSDDD 基本規範、為什麼沒有直接與歐盟做生意的臺灣企業仍然需要關注 CSDDD,以及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受 CSDDD 直接規範的對象
要了解 CSDDD 會如何影響到臺灣企業,首先我們要先了解 CSDDD 究竟直接規範哪些對象?以及被規範的對象要做什麼?
▼ CSDDD 分階段適用對象

適用 CSDDD 規範者應確保自身的營運與「活動鏈」之中,沒有發生任何的人權及環境侵害。我們可以將其需要實施的事情簡單歸納為下面幾項:

關鍵在於調查範疇
臺灣企業是如何被牽涉其中的?關鍵就在「活動鏈」(chain of activities),這個超過供應鏈(supply chain),且小於價值鏈(value chain)的 CSDDD 首創調查範疇。在 CSDDD 第 8 條中明確規範受管企業應識別和評估其活動鏈中產生的潛在及實際負面影響。這個大浪,將導致許多產業因其產生的漣漪受到影響。臺灣產業以 OEM/ODM 為大宗,接下來顧問將舉一家成衣代工廠(A 廠)為例,看看 CSDDD 如何影響這家代工廠。
▼成衣代工廠在品牌商活動鏈中的位置

受到 CSDDD 規範的品牌商為符合指令或該國國內法要求,開始對直接供應商展開人權、環境調查,並開始提出相關的要求。品牌商不僅要求 A 廠必須符合人權與環境的一切規範,同時 A 廠也必須保證其上游,也就是上表的間接供應商也必須遵守不侵害人權與環境的規則。因此 A 廠也將對上游進行盡職調查,間接地被規範。由此方式,法規壓力將層層遞延,像漣漪一般傳導到活動鏈的每一處。即使企業並不符合 CSDDD 適用對象的任何一個條件,也將因為身處活動鏈之中,必須回應來自客戶的永續要求。
超前部署,掌握話語權
轉換角度,我們已經了解了國際規範的走向。我們要如何轉換立場,將被動回應需求轉為主動展現自我價值,向潛在客戶招手?以下有幾項企業可以逐步執行的行動:
- 主動檢視與揭露價值鏈衝擊:盤點企業在人權與環境上的潛在風險,並設立預防、減緩、終止等行動,將其納入企業政策中。
- 加強與商業夥伴的對話與協作:透過供應商大會等形式,與主要商業夥伴分享法規影響,共同提升整個價值鏈的永續意識。
責任所在就是競爭力所在
回到上面的例子,當 A 廠已經完善 CSDDD 要求,對於品牌商而言,就成為一個安全、可靠的商業夥伴。未曾合作過的客戶,在挑選供應商時,A 廠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潛在客戶的首要選項。
CSDDD 的浪潮,讓企業在扁平化的世界裡無所遁形。對於臺灣企業而言,一紙來自歐洲議會的指令,亦是重新定義企業價值的關鍵時刻。與其被動等待客戶的盡職調查,不如主動展現對於永續的責任心,將其轉化為競爭力,成為國際品牌爭相合作的可靠永續夥伴,搶得先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