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目前 ISO 9001 公布的 2026 年版預期變更草案方向,其中更明確地將「顧客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 CX)」納入品質管理系統的核心目標。
要求企業關注「產品與服務整個生命週期」──從需求定義、設計開發、生產交付、使用、維護、到最終退役或回收。強調「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與全流程價值創造」。
因此,企業若要符合未來標準,就必須從傳統的「滿意度調查」提升為「全生命週期的體驗管理與回饋機制」。
以下作者便針對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可望實施的全面提升顧客體驗方向,與各位分享。
企業要明確地將「顧客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 CX)」納入品質管理系統的核心目標,可以依下表( CX 成熟度量表)所示,循序漸進其實施方向:

依目前企業已導入 ISO 9001:2015 來說,絕大部份企業已完成初始與基礎,因應 2026 年變更草案需求,則需要更系統與整合全面提升顧客體驗的實施,其架構可以從以下四大方向著手:

依據「產品與服務整個生命週期」階段,確保企業在設計、生產及售後服務的每個環節都以滿足顧客需求為核心,作者提出以下建議以落實顧客體驗管理:
【一】設計與開發階段(Design & Development)
- 建立顧客旅程圖(Customer Journey Map)
確認每個觸點(Touchpoint)可能產生的情緒與風險。

- 導入 QFD(品質機能展開)
將顧客語言轉換為設計規格與工程語言。
- 導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流程
同理 → 定義 → 發想 → 原型 → 測試 → 優化。
【二】生產與交付階段(Production & Delivery)
- 建立 Voice of Process(VoP)+ Voice of Customer(VoC)系統
結合製程品質數據與顧客即時回饋。
備註:VoP 是內部流程的能力與表現,重視內部流程能否有效滿足客戶需求;VoC 代表的是客戶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期望與感受,著重於收集、理解並轉化客戶的回饋資訊。
- 利用 IoT 即時監控關鍵性能指標(KPI)
如:交期達成率 ( OTD )、首次良率 ( FPY )、不良退貨率 ( RR )。
- 建立以顧客觀點出發的流程管制點
包含包裝易用性、交付完整性、初期使用便利性。
【三】售後服務與維護階段(After-Sales & Service)
- 建立售後 CX 聲音蒐集機制
包含客服系統、維修回報、社群評論、問卷。
- 分析重複性問題與體驗痛點
透過 FMEA + RCA(根因分析)轉換為設計改善或流程優化。
- 建立客戶留存與淨推薦值(NPS)追蹤系統
並納入管理審查作為決策依據。
除上述建議外,「產品與服務整個生命週期」還可以更細化分,其劃分詳細程度,企業可因應風險或流程分配來定義,下表提供各位讀者參考,確認內部可評估的方向:
.jpg)
結語
ISO 9001:2026 的核心精神將從「顧客滿意」升級為「顧客體驗」,企業必須將 CX 嵌入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從中建立量化的體驗指標與持續改善機制。因此,企業可評估召集部門代表,成立「CX 專責小組」,負責跨部門的顧客體驗管理,導入 CX KPI 至管理審查與目標設定,而在此之前,培訓人員,讓人員理解「體驗」與「品質」的差異和連動性是很重要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