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現代社會已是電子科技世代,應不為過,而在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中,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沒錯,就是台灣!
根據工研院研究,台灣晶圓代工產值全球排名第一,市佔率七成,IC封測產值全球排名第一,市佔率五成,台灣身為電子科技王國,端靠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企業組成,供應鏈更包含車用、航空、醫療器材等各大業態。
而近來人權、環保、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經營意識抬頭,因此,RBA 責任商業聯盟(前EICC)制定「行為準則, Code of Conduct」供電子供應鏈依循,主要核心思想便是「善待利害關係人」,與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CSR報告書 GRI standard有異曲同工之妙。
RBA之所以普及與保有公信地位,主要是電子產業龍頭(如APPLE、DELL、HP、Amazon、ACER、ASUS)的帶領與支持,截至2018年底,RBA會員已達140家,會員企業總聘雇人員達 600多萬人,更有數千家屬於 RBA會員的一級供應商,也被要求符合 RBA行為準則,影響範圍達 120個國家、350多萬員工。
以台灣為例,許多外籍員工因此受惠,如:證照不再被扣留、符合消防安全的住宿環境、宿舍不再有門禁、付給原始國仲介費用(平均落在5萬~20萬台幣)有望被退回等。
根據RBA 2018年報,全球已有 6200家企業直/間接接受了 RBA VAP稽核,以下是 2018年報中重點資訊說明:
RBA VAP 2018稽核缺失
下圖為全球 RBA VAP缺失類別分布統計,排行第一為屬於勞動人權的「工時」,第二與第三分別為員工健康安全之「緊急應變」與「職業安全」。


2018年稽核場次排名第二的台灣,四大主要缺失為「緊急應變」、「工時」、「自由選擇就業」、「供應商的責任」,其中「自由選擇就業, Freely Chosen Employment」缺失,有別於另外兩大 RBA VAP稽核國。
為何如此?因「自由選擇就業」中規定:「雇主必須負擔員工到企業工作所需支付的所有仲介費」,而台灣聘用外籍員工的狀況普遍,但此規定與台灣法規不同,導致企業違反 RBA要求,計畫進行 RBA稽核的企業請務必留意。
RBA 2018會員數&全球稽核表現
下圖是 RBA會員數量組成統計,全球 140間會員中,會員數量台灣排名第二,包含台積電、ACER、ASUS、HTC、緯創資通、鴻海、廣達、英業達、和碩、日月光等。

資料來源:RBA 2018年報
下圖是 RBA VAP的全球稽核狀況,從圖中可以得知:
- 2018年 VAP稽核場次共執行 822場;
- 2018年平均首次 VAP稽核分數為122.6分,第二次缺失關閉稽核為 168.9分。
2018年 RBA VAP稽核中,台灣之稽核場次排名全球第二,顯示台灣電子產業影響力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

*補充說明,RBA VAP稽核滿分為200分 ,為鼓勵企業參與 VAP計畫,特地設定了三個獎項提供給表現良好的企業:白金(200分)、黃金(180分~199分)、銀(160~179分)。
而 ISO顧問職人-領導力企管累計至今,共協助 2家企業取得 RBA VAP黃金獎狀、2家銀級獎狀,並協助數十間未進行 VAP稽核之企業順利通過客戶稽核!
>> 更多資訊請見:RBA 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
-----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