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車用廠商除了最基礎的汽車產業鏈相關標準,如:IATF16949、VDA 6.2、VDA 6.3、ASPICE、ISO 26262 之外(了解更多車用標準),也因為汽車指標品牌商 FORD、VOLVO、TESLA 陸續加入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簡稱 RBA)成為其會員,並透過 VAP 稽核活動加強供應鏈合作夥伴對於社會責任的重視度,現階段較常見的稽核規定如下:
RBA VAP 稽核的首要評估
- 若在兩年內完成正式的 RBA VAP 可提交稽核結果(VAR)給客戶進行檢視,決定是否要針對特定缺失項目進行缺失關閉或解釋說明。
- 若未曾執行過 RBA VAP,則通常可搭配由客戶所指定的 CB(稽核單位)進行 RBA NON VAP(即不需要在 RBA 官網上完成 RBA ONLINE 註冊,但仍需從 RBA 授權指定的稽核單位中挑選稽核合作夥伴,稽核過程會以 RBA VAP(操作手冊)為稽核標準,並搭配客戶特殊稽核要求完成稽核活動。
- 常見的特殊稽核要求如下:
(1) 零容忍缺失:像是仲介費議題、童工議題..等這些都是不允許在稽核過程出現的問題,一但發現通常會直接影響簽約資格。
(2) 稽核需達分數:VAP 的滿分為 200 分,通常第一次稽核要求的合格分數範圍蠻寬的,依照各家要求的不同,從 100 分到 160 分都有。
※ RBA VAP 稽核實並沒有設定通過標準,通過與否完全由客戶方決定,是一個相當以客戶導向的稽核活動,顧問在與業界夥伴分享實例的過程中,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就,算是稽核後只有拿到 100 分(滿分 200 分),只要達到客戶要求的最低分數,且未出現零容忍缺失,就不會被當掉,即通過稽核;但就算拿到 180 分,只要有一條零容忍缺失出現,還是算被當掉,即未通過稽核。
RBA 缺失分級制度
愈嚴重的缺失,改善的期限會愈短,若是以 RBA 為稽核標準,依照不同等級缺失改善的期限如下:
- Priority 優先缺失:缺失改善計畫需在 1 周內提交,實際完成改善的時間需在 1 個月內。
- Major 重大缺失:缺失改善計畫需在 1至1.5 個月內提交,實際完成改善的時間需在 6 個月內。
- Minor 次要缺失:缺失改善計畫需在 1至1.5 個月內提交,實際完成改善的時間需在 6-9 個月內。
實施「供應商分級」的用意?
依據稽核結果通常會進行「供應商分級」,以利未來選擇廠商的合作程度、下單多寡情況,當然每年都會配合實際生產庫存需求進行下單量調整,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分數拿得愈高就會有愈多訂單,客戶除了供應商稽核分數外還是有基本的取得成本考量。
台灣在電子產業和車用市場的競爭力一直都是榜上有名的,因應著疫情、烏俄戰爭和台海局勢所產生的市場變化、時局變化莫測,台灣廠商勢必要在供應鏈稽核要求因應上投注更多的心力才能夠更掌握住每一次帶著台灣的軟實力爭取更多在國際舞台成為台灣之光的機會。
------
了解更多社會責任驗廠準備方向,請參考此篇專文:社會責任驗廠稽核重點提醒
【課程】了解更多「RBA」:RBA 7.0 責任商業聯盟 VAP 解析暨稽核實務訓練課程
【課程】了解更多「社會責任驗廠」:社會責任驗廠內部稽核人員訓練(適用 BSCI、SEDEX SMETA、WCA、SA8000、Walmart 標準)
相關資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