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安議題又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北部多所國小的營養午餐發生廠商誤將過期湯品提供給學生,甚至是在營養午餐中發現鏍絲釘、尼龍細繩等異物,讓許多家長群情激憤,營養午餐廠商也因此遭政府開罰。這讓顧問職人想起了國內過去陸陸續續都曾經看到或聽說過許多的食安事件,其中不乏知名食品企業,或是極力注重食品安全的商家;這也代表著,在食品業中其實沒有絕對的安全,只能倚靠我們盡力滿足食安要求來降低問題的發生機率或嚴重度,且規劃良好的應變機制,才能確保食品安全,讓民眾都能安心吃下肚。而當中的關鍵,最重要的便是整個企業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及決心!今天就讓顧問職人來分享一個真實發生的案例,讓企業清楚瞭解在面對食安問題時,如何正確寫出矯正預防措施報告(CAR 單),提升企業在食安管理上的有效性,成為人人信賴的優良商家!
在 2022 年 10 月,顧問職人在稽核某家廠商的過程中,於品檢區發現了一包標上「不良品」標示的產品,這包不良品也引起了顧問職人的注意,經檢視後發現不良原因是包裝內發現 鋼條的「食品異物」,這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顧問職人也在第一時間與業者召開會議,一起檢討此項潛在食安事件的後續處理及因應對策。針對此項食安潛在風險事件,顧問職人在會議過程中,重新檢視了該不良品的「品質異常單」,其原先內容如下:
就此一「品質異常單」來看,當中的相關內容似乎有所不足,因此顧問職人在會議中進一步跟食安小組再次解釋完整的的異常處理與改善流程,提供了「5W1H」及「魚骨圖」的思考方式,提供給廠商的食安小組參考,希望能夠藉由此一思考方式,找出本次不良品發生的根本原因。
接著,顧問職人也發現制式表單中的「矯正(correction)」、「矯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仍不夠精確,無法確保問題不會再發生,為了符合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中的相關定義及要求,因此顧問職人針對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從整個過程中來看,顧問職人明顯感受到該廠商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在發生問題的當下也沒有找藉口或是理由,而是積極正視問題,重新檢討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並針對矯正及矯正措施進行全盤理解,而提出有效因應對策,後續更花大錢購買X光異物檢測機、電磁感應設備箱,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努力提升產品的食品安全!顧問職人也認為,食品公司都應該要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並讓公司全體同仁都擁有食安意識,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為民眾創造永續價值!
-----
領導力企管提供貴公司最即時、專業、多元且平易近人的客製化服務!讓系統管理執行不再流於形式、繁複無謂,讓企業體質藉由系統導入進而改變提升!
更多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資訊請參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