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進是一種不斷尋求更好解決方案的過程,除了更優化現行措施的方向外,另一方向便是透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達到持續改進。這過程不僅可以應用在個人、組織或系統層面上,都能帶來諸多好處,如提升競爭力、效率、促進創新、強化風險管理及支持可持續發展等。
持續改進的流程原則大致上分為兩種:PDCA、SDCA。
PDCA 循環
PDCA四步驟為規劃(Plan) →執行(Do) →確認(Check) →持續改進(Act)。
此循環為課題達成型的品質管理改善歷程,四個步驟是一體且連續的,為持續改善提供了基礎的架構跟方向,對新的作業標準不斷挑戰、修正,並更新的標準替代的過程,通常實施上多由相同人員或單位負責,否則易有無法銜接狀況發生。
SDCA循環
SDCA四步驟為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執行(Do) →確認(Check) →持續改進(Act)。
所有製程剛開始運作時都會不穩定,此時,穩定製程使產量及品質固定就是重點,這時,就需要訂定作業流程的標準化,待標準建立並且穩定後,再搭配 PDCA 來改進製程並提升水準,但製程更動時,可能會再次變得不穩定,則需再以 SDCA 加以穩定化,如此反覆使整體作業流程更加完善。
![]() |
圖一 PDCA與SDCA循環圖 |
![]() |
圖二 PDCA與SDCA持續改進循環圖
在所有運行的作業中,為達組織既定的目標績效,無論是短期的調整或是長期的改善,皆可將 PDCA 與 SDCA 精神融入其中,透過這樣向善的、向正的循環模式,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無限的持續優化與進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