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墨菲定律此書從了解自我開始論述,很妙的,作者不是教大家怎麼了解自我,而是以觀察者的角色,發現絕大多數的人,是透過別人的”認識”來認識自己,例如:一個壞人來到陌生的地方,作了一件好事,別人說壞人是好人,壞人便慢慢地也相信自己是個好人。別人就像是鏡子一樣,呈現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我。
脈絡
本書從自我認知開始,探討人的思維、思考,從思維、思考影響情緒,進而提出例子鼓勵讀者對情緒的注重;當讀著願意覺知自己的情緒呈現,便有機會自我突破,突破可能不是一蹴即成,但一次一次試錯,都是突破的資糧,進而改變自己與人相處的關係。
體悟一
在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自利偏誤】,成功的人覺得會成功是因為自己,失敗的人覺得會失敗是因為他人/他物,這讓我想到這麼一段話:『成功的人找原因;失敗的人找理由』,這段話看似沒什麼相關性,但這段話我覺得應該改為:『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願意找原因;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斷找理由』。每個階段、每個過程都很重要,但在暫時獲得成果的時候,能莫忘初衷,仍然對所有的人、事、物懷著感恩,我想這樣才能避免【自利偏誤】;在暫時失敗的時候,能馬上內省自己的疏忽,為問題找立即的矯正及預防,而不是找理由與藉口。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美國西南航空專設“消費者溝通資深經理”(“道歉長”),主動查出公司服務不周之處,然後發函向客戶道歉。道歉長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每年大約得寫一百八十封道歉信,向乘客解釋某班服務疏失的原因,然後道歉。這個案例是主動找問題,進而面對它、解決它,而我們平常往往是被動接受問題,卻常常迴避它、忽視它。
現在,當發生問題時,我就提醒自己:【先收下】,若是問題不在我,也肯定是說法或表達哪裡可以調整,要【先收下】,我才能收穫更好的自己。
體悟二
書中,另一個想跟各位分享的是【霍桑效應】─適度發洩,才能輕裝上陣。哈佛大學心理專家喬治.愛爾頓.梅奧研究霍桑工廠外在因素和勞動生產綠之間的關係,發現耐心聽取工人對公司的意見,讓工人們暢所欲言,盡情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讓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這讓我不禁想到,每個人在生活中,就像一個打氣中的氣球,接觸的人、事、物都是打氣的要因,不開心的人、事、物還能加快打氣的速度,但很多人往往沒有洩氣的出口,或是洩氣的速度比不上打氣的速度,累積到一個爆點,就容易怒氣沖沖,或是為小事發一頓脾氣,而這樣的壞情緒,是會傳染的,主管怒斥職員,職員將不滿的情緒帶回家影響伴侶,伴侶又將情緒影響小孩、寵物,這就是情緒累積到極致,用打、罵的方式做為出口,容易產生壞情緒的連鎖反應。
能適時地”洩氣”,為情緒找出口很重要,像很多人透過運動、接觸大自然、按摩、禪定、聽音樂、說出來等…都是極好的方式,我是透過禪定的方式,讓情緒氣球”洩氣”,對外每天為身體洗澡,對內每天禪定為心靈洗澡,洗完澡的舒適,我想不用多加贅述,大家一定都能想像。
結語
本文其實提到很多思考、思維的邏輯,但再多的鼓勵與提醒,都惟有自己要先願意看見不足的自己,若是現在還沒看見,沒關係,就想想本書的標題【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我們可以對自己自信,但沒有人能百分百對,所以既然有錯的機率,那就一定有可以調整的地方,所以何不謙卑些,看看自己不足之處?自信不是讓我們自大,而是讓我們可以從容的面對自己的問題,面對它、解決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