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企業針對資訊安全會導入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其範疇為依據公司規模與流程進行資訊安全管理,雖然能夠有效保障企業的數據和IT系統安全,但無法全面應對工控系統所面臨的特殊挑戰。隨著 工業 4.0 與 智慧製造 的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IACS,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的安全防護已成為企業不容忽視的核心課題,而孕育出 IEC 62443 工業控制管理系統,其範疇以生產製造環境的安全為主。
下圖為 ISO 27001 與 IEC 62443 的管理範疇。
為何需要專屬的 IEC 62443 工控安全標準?
在數位化製造與智慧工廠的趨勢下,企業越來越依賴 IACS 來進行產品製造與營運控制。然而,IACS 與一般 IT 系統在設計目的、運作特性與風險型態上有極大差異,因此,僅導入傳統的資訊安全標準(如 ISO 27001)並不足以保障營運安全。以下案例可作為參考:
- 生產中斷與鉅額損失:
案例:汽車製造廠的生產線控制系統遭勒索軟體攻擊而中斷生產,導致每日損失數百萬美元的產能,其原因是維護服務供應商使用了未經充分掃描的USB設備進行更新,這也凸顯了對維護流程與第三方風險管理的需求。(IEC 62443-2-1, SP.10 惡意軟體防護)
- 工安事故與環境危害:
案例:一家化工廠的反應槽安全儀表系統 (SIS),因由產品供應商提供的控制組件存在未修補的已知漏洞,遭到遠端竄改,導致其系統讀取錯誤的壓力數值,雖未發生災難,但已構成嚴重工安威脅。這強調了供應鏈安全與組件安全生命週期的重要性。(IEC 62443-4-1, SUM-5 及時交付安全修補程式)
- 產品品質下降與品牌受損:
案例:系統整合服務供應商對於遠端存取介面配置不當,導致攻擊者透過遠端存取介面入侵食品加工廠的配方管理系統,惡意修改了產品配方參數,導致整批產品報廢,嚴重影響商譽、產值及食安問題。這顯示了安全整合與配置的重要性。(IEC 62443-2-4, SP.07 遠距存取)
以上案例說明,ISO/IEC 62443 提供了一套針對工控環境設計的系統化資安框架,涵蓋了設備資安管控、電子系統整合、維運流程與供應鏈管理,有效補足傳統IT資安的盲點。企業若要建立真正具韌性的資安體系,導入 ISO 62443 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策略。
IEC 62443 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制定初衷是為了工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IACS)在面對日益嚴峻的資安威脅時,所面臨的獨特風險與防護需求而制定。與傳統 IT 系統不同,IACS 更關注的是「生產/營運連續性」與「設備可用性」,任何設備/系統中斷或異常操作都可能直接導致生產中斷、設備損壞,甚至造成工安事故與環境災害。因此,IEC 62443 不只是將 IT 安全規範套用到工業環境,而是針對OT營運技術的實際需求進行系統性設計,核心精神可為:
- 縱深防禦(Defense-in-Depth)
強調分層防禦的概念,從設備層、網路層、系統層到管理層,逐層設置資安控制措施。即使某一層遭攻破,仍有其他層可提供防護,降低整體風險。
- 風險導向管理(Risk-Based Approach)
不強調一體適用的標準化防護,而是根據設備與系統的實際風險進行評估、分級與防護措施設定,讓企業能以合理資源取得最佳保護效果。
- 區域與通道架構(Zones & Conduits)
利用風險評估將IACS劃分為不同風險等級與安全需求的「區域(Zone)」,並以「通道(Conduit)」管理區域間的通訊與控制流向,有效隔離與控管區域間的資訊傳送風險。
- 資訊安全角色與責任(Security Roles & Responsibilities)
明確定義參與單位的資安責任,包括:資產擁有者(Asset Owner)、維護服務提供者(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整合服務提供者(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產品供應商(Product Supplier)。每一角色在IACS的生命週期中均有對應的資安任務。
- 安全的產品開發生命週期(Secure Product Development Lifecycle)
資安應從設計階段即納入考量(Security by Design),並貫穿系統的開發、部署、操作、維護與淘汰等全生命週期。這有助於持續防範新興威脅與漏洞。
IEC 62443 的核心精神在於建立一個具備彈性、可持續、符合工業實際需求的資安框架,協助企業在日益融合的 IT/OT 環境中,有效防範威脅、強化韌性,進而保障核心營運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