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隨著國際永續揭露標準的發展,我國金管會已明確宣布,上市櫃公司將於 2026 年首次適用經認可之 IFRS 永續揭露準則,其中包含 IFRS S1 及 IFRS S2。IFRS S2「氣候相關揭露」特別強調企業應依《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GHG protocol )盤查並揭露範疇 1、2 及 3 的排放數據。
面對範疇3盤查對國內企業帶來的挑戰,政府貼心提供《範疇3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參考指引及常見問答集》。本文將由領導力顧問為您濃縮該指引之精華,並將其分為上、中、下三集,協助企業快速掌握範疇3盤查的核心概念。
上集:首先介紹範疇 3 各類別的定義,幫助您精確識別組織內的排放源。
中、下兩集:將深入探討各類別排放源的具體量化方法,並解析其與 ISO 14064-1:2018 的關聯性。
解鎖範疇3寶箱:從計算流程到15個類別,全面掌握範疇3排放源
什麼是範疇 3?
隨著對溫室氣體盤查的認識日益深化,人們逐漸發現,許多關鍵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實際上並不屬於企業自身活動(範疇 1)或購電行為(範疇 2),而是存在於更廣泛的價值鏈,這些即屬於範疇3排放。
為什麼範疇 3 如此重要?
範疇 3 排放涵蓋企業價值鏈中所有間接溫室排放,包含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活動。研究顯示,範疇 3 排放往往佔企業總排放量的 70% 至 90%。其影響遠超範疇 1 與範疇 2。因此,有效管理範疇3排放,是企業實現去碳化目標與永續發展策略的關鍵環節。
範疇 3 的計算流程與範疇 1、2 相似,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範疇 3 包含哪些類別?
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範疇 3 的排放源被細分為 15 個互不重疊的類別。涵蓋企業件值鏈中各種間接排放來源。企業在進行盤查時,原則上應考量所有範疇3排放類別。
若某些類別的排放源對總體排放量影響有限,企業可選擇不納入計算,但需明確揭露排除原因,並確保資訊的透明與可追溯性。
以下整理範疇 3 的 15 個類別:

範疇 3 放大鏡:15 個類別的定義解析

精準識別:邁向範疇 3 盤查成功的首要里程碑
本集專文深入解析了範疇 3 各類別的定義,希望能幫助您在鑑別組織內部排放源時,能更精確地歸類。一旦完成了排放源類別的鑑別,領導力企管將在下一集專文中,進一步詳細介紹各類別排放源的具體計算方法。
參考資料:
- 範疇 3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參考指引及常見問答集
- 範疇 3 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參考指引(懶人包)
-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_企業會計與報告標準(中文版)
- Corporate Value Chain ( Scope 3 )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