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突破
這份協調後的雙品牌國際標準,根據協議內容提到四大亮點:
協調整合核心標準:將 ISO 1406X 系列與 GHG Protocol 的相關標準結合,推出一致性規範。企業可一次遵循、全球通用,降低合規成本與重複報告。
擴展涵蓋範疇:除組織層級外,此合作更新增產品層級標準,支援供應鏈上下游管理、消費者碳標示,以回應企業對價值鏈中更細緻數據的需求,幫助做出「去碳化」決策。
全球共通語言:簡化流程,統一排放定義與計算邏輯,支援跨國公司合併報告,並與 ISSB 全球揭露基準對接,使財務與永續報告能使用同一語言。
可信解決方案:結合 ISO 的法規基礎與 GHG Protocol 的實務應用,提供技術嚴謹、政策適用且實務友善的標準,並憑藉雙方的全球影響力與公信力,加速全球採用並推動實質減排。
這項合作不僅滿足企業、投資人、驗證機構、稽核員與政策制定者的長期需求,也呼應政府與產業近期對標準協調的訴求。
顧問觀點
這項合作勢必會深刻影響相關永續倡議,但一套標準的開發並非一蹴可幾,雖然ISO X GHG Protocol雙品牌不約而同有這個想法,但會不會發生難以調和的情況,或是創造新穎的揭露方法,變成多頭馬車呢?關於如何協調的細節,由於每套標準都具有差異,目前仍未可知。因此
可能面臨的風險:
過渡期混亂:在新標準正式落地前,企業可能同時面臨 ISO、GHG Protocol、ISSB、SBTi、各國政策與規範等多重要求,合規負擔將持續加重。
標準更新壓力:隨著 ISO × GHG Protocol 統一標準逐步成形,企業需重新調整盤查流程與系統,避免落後,會不會使原有已建立舊系統的企業面臨高昂轉換成本。
可能面臨的機會:
一次準備、多方合規:新標準若成功統合,企業可同時符合 SBTi、CDP、ISSB、TCFD 等平台要求,這將大幅減少重工與不一致。
提升可比較性:統一術語與方法學將讓跨國企業、投資人與監管機構能使用 一致的碳數據,加快資本市場與政策工具落地。
總結來看,新標準將成為全球碳盤查的「共同語言」,但也可能衍生轉換的負擔。對企業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是保持敏捷:一方面繼續符合現有規範,一方面提前關注新標準的發展方向,避免在轉換時落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