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永續管理師,在協助企業編撰永續報告書時,發現企業普遍面臨以下五大困境,這些挑戰不僅關乎報告的品質,也深刻影響企業的永續發展表現。
困境1:如何界定「重大性」議題?
企業在面對永續議題時,往往會對哪些議題真正對企業及其利害關係人具有重大影響感到迷茫,因此確定重大性議題是報告撰寫的首要步驟,也讓很多企業陷入困惑。
破解方法:
- 利害關係人參與:透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與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收集他們對永續議題的看法和需求,有助於企業了解哪些議題是他們最關注的。
- 風險評估:根據企業運營中可能產生的環境、社會及治理風險,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找出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永續議題。
- 產業基準比較:參考同產業或競爭對手的揭露內容,藉此了解行業內普遍關注的永續議題,這對於初次鑑別重大性議題非常有幫助。
困境2:如何收集並驗證數據?
永續報告書的撰寫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這些數據不僅要全面還必須具備高度的可靠性。然而,許多企業在數據收集與管理上缺乏系統化的支持,這導致數據無法有效整合並提供可信度。
破解方法:
- 建立數據庫:建立集中化的數據管理系統,用於收集、儲存及管理與永續發展相關的數據,這能確保數據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 標準化流程:制定標準化的數據收集與驗證流程,確保數據在收集過程中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減少人工錯誤。
- 導入 ESG 軟體:採用專業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軟體工具來自動化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報告生成,這不僅能提升效率,還能大大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驗證性。
困境3: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
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無法投入足夠的人力和資金來編制永續報告書。
破解方法:
- 聚焦核心永續議題:針對企業的行業特性和主要影響領域,優先處理那些對企業和利害關係人最具關鍵性的永續議題。使用「雙重重大性分析」來篩選出最需要報告的主題,減少對非核心議題的過度投入。
- 分階段推進永續報告撰寫:中小企業可以採取分階段進行的策略,逐年擴展報告範圍。首先針對能輕易取得的數據進行報告,並隨著內部數據收集系統的完善,逐步增加報告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 外部資源整合:善用外部資源,例如政府補助、產業聯盟或非營利機構的技術支援,以降低自有資源的負擔。此外,可以尋找專業的永續顧問公司來協助進行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減少內部人力需求。
困境4:如何確保報告內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永續報告的可信度對於企業形象至關重要,如果報告內容缺乏透明性或無法被驗證,將削弱報告的公信力,甚至影響企業的聲譽。破解方法:
- 第三方驗證:請求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報告內容進行審核和驗證,以提高報告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從而贏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
- 披露政策:制定透明的資訊披露政策,明確揭示報告的編撰範圍、方法和數據來源,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對報告真實性的疑慮。
- 定期更新:定期更新永續報告內容,及時反映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的最新進展,讓利害關係人對企業的永續表現有清晰的了解。
困境5:員工意識不足?
員工對永續發展議題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低,導致內部推動永續工作的動力不足。破解方法:
- 定期內部溝通與分享:通過定期的內部通訊(如電子報、內部公告板)分享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最新進展與成功案例,透過展示這些成果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貢獻,從而提高內部參與的積極性。
- 建立內部永續大使計劃:挑選各部門內對永續發展有興趣且具領導潛力的員工,培養其成為「永續大使」。這些大使可負責在各自部門內推動永續相關活動,並作為內部溝通的橋樑,提升員工的參與度和認同感。
- 設立永續目標與獎勵機制:將永續發展納入企業的績效考核系統,給予具體可衡量的目標。例如減少能源消耗、提高廢棄物回收率等,並提供相應的獎勵計劃,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永續行動。
- 營造永續文化:在公司內部推廣綠色辦公室政策,例如週一無肉日、減少紙張使用、實施垃圾分類、提倡使用公共交通或電動車等行為,並組織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透過日常實踐形成永續發展的文化氛圍。
顧問總結
撰寫永續報告書絕非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個需要全公司協作的複雜過程。透過有效應對以上五大困境,企業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永續報告的質量,還能夠將永續理念深入整合到企業的核心戰略中,進一步創造長期價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