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C%9A2025%E5%85%AC%E5%8F%B8%E6%B2%BB%E7%90%86%E8%A9%95%E9%91%91%E8%B6%A8%E5%8B%A2%E8%A7%A3%E6%9E%90.jpg)
2025 年公司治理評鑑修正速覽
2025 年的公司治理評鑑主要依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以及「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目標進行調整。此次修正不僅參考國際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還納入國內最新法規、政策與市場反饋意見,以確保評鑑標準與國際趨勢接軌。
本次修訂總共新增 9 項指標、修正 11 項指標、刪除 14 項指標、調整指標題型 4 項,修訂後的最終評鑑指標四大構面共計為 70 項(原為 75 項)。
![]() |
表 1:2025 公司治理評鑑修正後四大構面指標數及配分權重 |
修正重點 1:治理面-強化永續治理職能,提升企業價值
因應公司長期發展,許多股東及投資人愈來愈關注企業如何將「永續性考量」納入公司的策略決策、風險管理,並期待透過各項永續績效、管理作為分析出企業的財務影響。因此是否有董事會層級的永續發展委員會監督及治理、如何提升企業價值,就成了公司治理的重點。
此外,由於 2025 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依規定都需編製永續報告書,因此在相關的評鑑指標也進行修正,採用 SASB 準則揭露改為基本得分要件,不視為進階加分項目。

修正重點 2:環境面-鼓勵減碳轉型,推動淨零永續
為了配合國際減碳趨勢,2025 年的公司治理評鑑也針對碳管理與減排措施進行了修訂,企業需更積極參與低碳轉型。包含新增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揭露、內部碳定價、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政策等指標,在淨零轉型的評估面向更加多元與細緻。

修正重點 3: 社會面-加強員工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最後是強調公司與利害關係人議合互動的重要性,新增了與員工、消費者相關的評鑑指標,包括透過員工職涯培訓發展計畫、滿意度調查以創造良好穩定的職場環境,以及加強個人資料與客戶消費權益的保護。這些確保員工與消費者福祉的措施,也能間接提升公司產品服務上的滿意度,為公司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未來公司治理評鑑將轉型為 ESG 評鑑
配合主管機關規劃,公司治理評鑑預計將於 2026 年(中華民國 115 年)轉型為 ESG 評鑑,從近幾年的評鑑指標逐步往環境(E)及社會(S)提高佔比可以看出,這樣的做法也顯示了未來公司經營絕不再只要注意財務營運等治理面,而是要拉寬視野關注更多自然環境與社會人群面向的議題,納入永續思維進行企業轉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