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為協助投資人掌握企業的永續風險與機會,發布了兩項重要的永續揭露準則:IFRS S1《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一般規定》與 IFRS S2《氣候相關揭露》。這兩項準則自 2023 年發布後,成為全球企業揭露永續資訊的重要依據,也為企業帶來全新的挑戰與轉型契機。
什麼是 IFRS 永續揭露準則?
IFRS S1 旨在建立永續資訊揭露的整體架構,要求企業揭露所有可合理預期會在短、中或長期內影響企業現金流、籌資可得性或資金成本的永續風險與機會。這代表企業需評估哪些永續議題具「重大性」,並說明管理階層如何評估、監督與因應這些風險與機會。
IFRS S2 則聚焦於氣候變遷,要求企業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企業營運模式、策略與財務表現的影響。具體而言,企業需鑑別實體風險(如極端氣候事件)與轉型風險(如碳稅、綠色轉型成本),並透過量化分析與情境模擬說明其潛在財務影響。
兩項準則強調「整合性報導」,將永續資訊納入年度財報架構,並與財務報表報導邊界一致,要求採用合併報表個體為揭露對象。此外,IFRS 永續準則與 SASB(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亦有密切關聯,特別是 IFRS S2 中參考了 SASB 的行業分類指引,用以提供產業別具體的揭露建議。
我國金管會已正式公布 IFRS S1 與 S2 的正體中文版,並公告上市櫃公司需依規定分階段接軌。首年適用者可享有豁免條件,例如氣候議題優先揭露、延後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首年無須揭露比較期間資訊等,以協助企業平穩過渡。
![]() |
資料來源: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永續揭露準則下載專區 |
企業如何因應 IFRS?
面對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的挑戰,企業須全面檢視現行的資訊揭露機制、永續治理架構、組織內控制度與數據整備能力,並從以下幾個面向建立因應策略:
【一】逐步調整揭露邊界
永續資訊需與財報報導邊界一致,即以合併報表範圍(含子公司、海外據點)為基礎進行揭露。這對過往以 GRI 為主軸的永續報告書(通常以利害關係人為出發點)是一大變革。因此,企業應重新界定報導邊界,並同步調整永續報告與年報內容的一致性,避免重複揭露並提高揭露效率。
【二】強化內部治理與跨部門協作
IFRS 準則需高密度且具體的永續資料,涵蓋財會、法遵、稽核、風險管理、營運等部門。建議企業成立「IFRS 永續揭露專案小組」,與現行「永續發展委員會」互補運作,確保資訊從蒐集到揭露都符合準則要求。同時,因主管機關也要求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控制度並進行稽核,企業亦須完善制度與內稽內控流程。
【三】提前啟動資料盤點與系統建置
S2 強調揭露氣候風險的財務影響與情境模擬,包括實體風險、轉型風險的識別與量化,對資料的精準性與時效性要求極高。尤其未來需揭露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意味企業必須蒐集來自上下游供應鏈與合資公司等外部單位的數據,資訊量龐大。因此,企業應及早建置資訊整合平台或採用 ESG 資訊管理系統,提升效率與準確度。
【四】導入投資人導向的重大性分析方法
IFRS 準則的重大性定義,轉為以「投資人視角」判斷是否對財務有實質影響,而非 GRI 準則下的「多元利害關係人視角」。這表示企業須重新評估哪些永續議題會對現金流、資金成本、投資決策產生合理預期的影響,並據此調整揭露主題與內容。
【五】結合內外部專業強化揭露能力
因應 IFRS 準則,企業需具備能掌握氣候情境與經濟變數的永續專才,以及能進行財務量化分析的財務人員,協同執行情境模擬與重大假設揭露。然而在資料基礎薄弱或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可借助外部顧問協助導入規劃、產業比較與揭露設計。顧問亦可協助建立制度化流程,並針對無法量化的議題,提供如風險熱點圖、敘述性場景、ESG 影響鏈等質性工具,提升揭露品質與可信度。
【六】整合年報與永續報告內容
儘管未來永續資訊需納入年報中專章揭露,但永續報告書仍須持續編製。企業應釐清兩者內容差異(如揭露對象、範圍、使用者不同),若有重複內容,則可於永續報告書中交叉引用至年報,減少冗餘,同時提升整體報導品質。
永續報告與財報整合的 IFRS 轉型之路
過去永續報告書以「報導個體」為基礎,著重回應利害關係人對 ESG 議題的關注;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轉以「財務重大性」為核心,要求企業從投資人視角出發,揭露 ESG 議題對財務狀況的潛在影響,並納入風險管理與量化分析。
以碳管理為例,IFRS S2 不僅要求揭露企業自身的碳排放(範疇一、二),更延伸至整個價值鏈(範疇三),促使企業關注供應商與客戶端的碳足跡,藉此辨識自身在產業中的相對碳風險。這些資訊不僅為揭露而揭露,更有助投資人評估企業未來的韌性與競爭力。
在此架構下,ESG 不再只是形象與責任的議題,而是影響企業資金成本與市場評價的關鍵。例如,氣候風險可能衝擊原物料價格與營運成本,而人權與多元議題若處理不當,也可能導致財務損失與聲譽風險。面對這樣的轉變,企業須具備能力將這些看似「非財務」的議題,轉譯為具有財務意涵的量化資料,並納入情境分析與前瞻性報導。
總結來說,IFRS 永續揭露準則不僅是企業資訊揭露規則的更新,更是將永續納入核心財務思維的重要轉折點。企業若能及早規劃與行動,不僅可確保法遵,更能透過精準的永續資訊管理,提升營運韌性與投資人信任,實現永續價值與長期競爭力。
如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