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專文將分析基於 CDP 問卷進行詞頻探勘,藉由量化資料的呈現,識別問卷中所側重的十大關注議題,並與「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裡,所提及標竿企業的 10 大關注議題進行對話,以探究第三方評鑑與領先企業在永續議題與趨勢上的異同,助讀者理解永續發展的多元面向與實踐路徑。
重點摘要
- 文字探勘結果說明,環境與治理面向為 CDP 問卷的評核重點。
- 在主題領域,包括供應鏈管理、氣候策略、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管理等為主要關注領域,並強調企業的實際行動。
- 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循環經濟為 CDP 問卷與臺灣標竿企業共同關注焦點。
CDP 問卷關鍵詞分析
CDP 問卷涵蓋氣候、森林、水安全、生物多樣性與塑膠議題,最終再由 CDP 根據問卷回覆程度與氣候因應行動的程度評級,分為共分為 A 級(領導)、B 級(管理)、C 級(認知)和 D 級(揭露),上述各級別又可細分為兩個等級(如:A 與 A-)。本研究透過文字探勘方法分析出 CDP 問卷中出現詞頻較高的關鍵詞,進一步將關鍵詞進行主題歸類,萃取出前十名主題後,再對應至 ESG 面向。
數據結果從圖1可看到,環境面向的總詞頻數高達 4,316 次,而治理面向的總詞頻數為 1,941 次,這突顯了環境相關的揭露項目在整體揭露題項中有相當顯著的比重,也清晰地勾勒出問卷要求企業在環境與治理兩大面向上的投入重點。

圖1 CDP 問卷十大議題在 ESG 面向之詞頻總數
把環境面與治理面再向下展開,可看到所涵蓋的十大主題與詞頻數(如圖2)。環境面顯示出除了氣候相關的淨零行動和能源管理是企業環境揭露的核心內容外,也反映了企業要對於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責任的重視(水資源、永續森林、生物多樣性);治理面則包含供應鏈管理、永續金融、風險管理,及綠色製造與產品。其中以供應鏈管理位居第一,反映了企業對於其價值鏈的環境與社會衝擊需承擔日益增大的責任。

圖2 CDP 問卷十大議題詞頻數
與臺灣上市櫃標竿企業重大議題之對比
「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揭示了 2023 年度上市櫃標竿企業所關注的十大議題,如表1所示。其中「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及「氣候變遷」與 CDP 問卷評核的側重點相同,而廢棄物管理及綠色製造與產品亦為循環經濟連帶相關關注之議題。可看出無論是國際或臺灣,在此四項議題上皆是現階段共同關注與管理的方向,以下將依序介紹:
表1 CDP問卷與標竿企業 10 大關注議題對比

(一) 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作為全球性的重大環境風險,帶來如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與強度增加及生態系統的破壞,企業必須將其視為核心營運挑戰。因此此議題即涵蓋相關策略與行動,如氣候變遷調適、氣候變遷緩解等;此外,針對未來的準備,企業需制定氣候過渡計畫,以應對氣候變遷,向淨零排放轉型,甚至評估其可能產生的財務影響。
此趨勢已體現於國際法規框架中,例如歐盟的《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 E1 氣候變遷準則中,同樣也要求企業揭露如何影響氣候變遷,說明企業在減緩氣候變遷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調整其商業模式以適應永續經濟的過渡轉型。我國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提到事業機構應致力參與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建構事項,調整經營策略以降低氣候風險、布局綠色轉型帶來的新機遇。
(二) 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基於科學目標的減碳是氣候行動的量化基礎,也是企業的策略核心。COP28 所發布的《全球盤點報告》( Global Stocktake )提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在 2030 年減少 43%,並在 2035 年減少 60%,也敦促各國於 2025 年更新國家自主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 )目標,以加快氣候行動和支持實現 1.5°C 目標。我國也訂定 2030、2032、2035 年減碳目標,減碳量逐步遞增,推升 ISO 14064-1 在近年的合規率顯著成長,也反映全球淨零排放與綠色供應鏈趨勢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日益加深。
(三) 從綠色製造到廢棄物管理
在環境面還可觀察到關聯性較高的議題,即「綠色製造與產品」所對應的「廢棄物管理」(如表1)。如同在【永續評鑑的策略洞見】EcoVadis 篇有提及的,綠色製造與產品議題涵蓋永續原物料的使用、包材的使用,甚至是產品生命週期的整體環境影響評估。廢棄物管理則是專注在廢棄物從產生到最終處置的整體流程,進而減緩對外部環境的衝擊。當企業要進行有效的廢棄物管理,須從源頭就開始一層層向下控管,才得以知曉廢棄物如何做蒐集及後續的回收或處置,而這項溯源的動作,就必須回到「綠色製造與產品」階段進行評估討論。舉例來說,設計產品階段會決定使用的原材料是何種材質,後續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就會有所不同;在產品製造階段,產生剩餘無法再利用的邊角料,該如何做有效的監控處置;產品生命週期結束階段,報廢流程該怎麼與廢棄物處理流程相結合等。故企業在設計或採購階段,就應構思好整體的產品生命週期循環,透過流程管理以更低成本達到環境保護效果,而這也是現今國際評核與企業所關注的焦點。
對企業的啟示
企業可透過 CDP 第三方國際評核問卷檢視自身在減碳的作為程度,或是借鑑其關注之重點以優先調整永續/減碳策略。企業在資源有限時,環境面可優先聚焦「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氣候變遷策略作為」,並考量「綠色製造與產品」及「廢棄物管理」兩項關聯性較高的循環經濟議題,這些議題反映了它們的普遍重要性。此外,CDP 問卷中詞頻數最高的「供應鏈管理」議題,雖未列於標竿企業關注度前十名,但趨勢上正反映了企業永續責任正在從營運內部延伸至整個價值鏈,重要性只增不減。
CDP 本身即高度聚焦於環境議題,其詞頻結果自然突顯了氣候與資源管理的深度細節。企業若在問卷上想要有高品質的回應,必須確保在核心議題(如能源、氣候策略、供應鏈管理等)上提供細緻的量化數據和管理策略,並透過強大的供應鏈管理機制來實踐這些承諾,實現環境與治理的深度整合。這些詞頻數據不僅提供企業在應對 CDP 時能快速對焦,更是企業資源配置和風險緩解的關鍵指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