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鑑於 EcoVadis 問卷的異質性與題項較為廣泛,故本文旨透過文字探勘方法,從中萃取出電子業問卷中,較為側重的十大議題,並與「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裡,所提及標竿企業的 10 大關注議題進行對話,以探究第三方評鑑與領先企業在永續策略上的異同,進一步分析其背後的產業特性與外部驅動因素,助讀者理解永續發展的多元面向與實踐路徑。
重點摘要:
-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的文字探勘結果說明,在該產業中,社會面向應重點受到較多關注。
- 在主題領域,其關注領域強調人權、供應鏈管理、減碳的企業作為。
- 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誠信經營與反貪腐、資訊安全、廢棄物溯源管理為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與臺灣標竿企業共同焦點。
【一】EcoVadis 電子業問卷關鍵詞分析
本文透過文字探勘方法分析出電子業問卷中出現詞頻較高的關鍵詞,進一步將關鍵詞進行主題歸類,取出前 10 名主題後,再行對應至 ESG 面向。探勘結果從圖 1 可看到,在電子業問卷中,以社會面向顯著占多數,該面向項下的關鍵字頻達 214 次,依序是環境 113 次與治理 92 次。
向下深究至 ESG 面向的各主題(詳圖 2),社會面向涵蓋「人權保護,詞頻 121 次」、「勞雇關係,詞頻 37 次」、「職業安全衛生,詞頻 21 次」、「人才吸引、培育與留任,詞頻 20 次」與「多元與平等,詞頻 15 次」,顯見高勞力需求的電子製造在人權方面的重視,尤其東亞及東南亞在電子零組件出口占全球約 7 成的產值,更是需多加著墨。而環境面囊括了「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詞頻 62 次」、「綠色製造與產品,詞頻 36 次」與「能源管理,詞頻 15 次」,可知環境領域傾向關注企業排碳與減碳作為。治理面則包含「供應鏈管理,詞頻 58 次」、「誠信經營與反貪腐,詞頻 22 次」與「資訊安全,詞頻 12 次」,反映電子業在全球化下供應鏈管理的挑戰應對。
整體而言,EcoVadis 關鍵詞揭示電子業在永續發展中的多維挑戰,而其評核重點有非常高的程度落在人權議題 ( Human Rights )上,如童工、人口販運、強迫勞動問題,或者是發現該項問題時,是否有建立完善的申訴機制等。所以在企業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不妨可參照第三方評核的關注方向,以調整在永續領域的成本投入優先性。

圖 1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關鍵字詞於 ESG 面向的詞頻計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

圖 2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關鍵字詞於各主題分類的詞頻計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
【二】電子業與標竿企業的異同
上一小節透過第三方評核的視角,確立電子產業在國際上以人權作為主要關注點。然而各個國家間亦存在差異性,故在此小節中,我們回到在地視角,討論臺灣標竿企業所關注的重大議題為何,與國際關注的焦點又有何異同。
「2025 領導力永續ISO指數報告」揭示 2023 年度上市櫃標竿企業所關注的 10 大議題,依序為「產品品質與安全」、「資訊安全」、「研發與創新」、「經濟績效」、「公司治理」、「誠信經營與反貪腐」、「廢棄物管理」、「客戶關係管理」、「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與「氣候變遷」。其中「資訊安全」、「誠信經營與反貪腐」及「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與 EcoVadis 電子業評核的側重點相同(請詳表 1 議題紅底處)。意味著無論是國際或臺灣,在此三項議題上,皆是企業現階段所加重管理的方向,依序介紹如下:
(一) 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企業核心議題,源於全球氣候危機與多重外部壓力的交織。如《巴黎協定》要求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推動企業將減碳納入策略核心,政府亦參照國際,投入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行列,並在 2022 年更新「國家自定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2030 年強化減量目標,往更嚴格的減碳路徑走。政策方面亦階段性強制要求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經查證後上傳至指定平台供公眾檢視,此舉推升 ISO 14064-1 在近年的的導入率顯著成長,也進一步讓企業知曉自身排碳現狀與牽制其在排碳方面的負面作為。
(二) 誠信經營與反貪腐
根據「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數據來看,臺灣上市企業於 2020 年至 2023 年間,在ISO 37001 反賄絡管理系統的導入上,增長率來到了 600%,全球增長率也來到了 282%。顯見企業在誠信治理方面已從喊口號或對外宣揚的階段,到實際落實誠信文化至各個事業單位,此舉不僅可強化企業營運體質,亦得讓供應商或客戶實際體認到企業的廉潔作為。
(三) 資訊安全
據 IBM 發表的 2023 年《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提及,企業因資訊安全漏洞的總成本高達美元 445 萬元,較 2022 年增加 2.3%,並有持續上揚的跡象。企業除將其列為重大議題進行關注外,針對管理該面向的作為,多採導入管理系統的模式。從歷史數據觀之,臺灣上市企業的 ISO 27001 合規率在 2020 至 2023 年間增長了 140%,名列增長率最高的前 10 名。由此可知資訊安全無論在國際或臺灣企業來說,皆是需重點投入的議題。
除上述三項說明,還可觀察到關聯性較高的議題,即「綠色製造與產品」所對應的「廢棄物管理」(請詳表 1 議題黃底處)。綠色製造與產品議題涵蓋永續原物料的使用、包材的使用,甚至是產品生命週期的整體環境影響評估。廢棄物管理則是專注在廢棄物從產生到最終處置的整體流程,進而減緩對外部環境的衝擊。當企業要進行有效的廢棄物管理,須從源頭就開始一層層向下控管,才得以知曉廢棄物如何做蒐集及後續的回收或處置,而這項溯源的動作,就必須回到「綠色製造與產品」階段進行評估討論。舉例來說,設計產品階段會決定使用的原材料是何種材質,後續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就會有所不同;在產品製造階段,產生剩餘無法再利用的邊角料,該如何做有效的監控處置;產品生命週期結束階段,報廢流程該怎麼與廢棄物處理流程相結合等。故企業在設計或採購階段,就應構思好整體的產品生命週期循環,透過流程管理以更低成本達到環境保護效果,而這也是現今國際評核與企業所關注的焦點。
表 1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關鍵主題與標竿企業 10 大關注議題對比

資料來源:整理自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與 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
註:因「多元與平等」及「能源管理」詞頻計數相同,故同列第 9 名主題。
另值得關注的是,上市櫃標竿企業的組成多以電子業為主,然而其前 10 大關注議題裡,卻沒有出現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中詞頻計數最高的主題「人權保護」,推測原因在於 RBA 認證在臺灣電子業中的普及。透過「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可得知,無論是上市還是上櫃企業,RBA 的合規率皆位於導入率最高的前 10 名中。意味著藉由 RBA 普及性使得「人權保護」在臺灣電子業裡已然成為共識與必然的作為。
【三】對企業策略的啟示
「綠色靜默」趨勢顯示,永續已從行銷轉為低調務實推進,企業可透過 EcoVadis 第三方評鑑檢視自身體質,確保與全球標準接軌,並知曉在同性質企業中,自身位處的競爭力排名。同時,因標竿企業在重大議題選擇上的前瞻性與在地化特性,建議企業可借鑑其焦點以調整永續策略。本文基於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文字探勘與 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的對比,提出企業在資源有限時,可優先聚焦「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誠信經營與反貪腐」、與「資訊安全」,並可進一步考量「綠色製造與產品」及「廢棄物管理」兩項關聯性較高的議題,此五項議題為國際與臺灣標竿企業的共識焦點,反映減碳、治理、資安與廢棄物溯源管理的普適重要性。
關於 EcoVadis 電子業問卷關注程度最高的「人權保護」主題,雖並未列於標竿企業關注議題前 10 名,但人權保障的制度建立、條文規章的明訂或內部投訴機制的完善等,並不盡然就顯得不重要,而是須透過既有框架進行穩健的維持,因在企業管理概念中需具備風險管理概念,透過 PDCA 的流程設計,定期檢視階段性成效,才得以最小化成本的付出與企業名譽的減損。
參考資料
- The 2025 US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Landscape Outlook
- The role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n Electronics
- 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 2023
- 翻開永續新篇章「2025 領導力永續 ISO 指數報告」全新啟航!
- EcoVadis:什麼是關鍵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 EcoVadis:各項指標評分原則
- 2024 年EcoVadis 獎牌和徽章計畫
-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國家自定貢獻
COMMENTS